

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出炉,SCFI指数跌59.4点来到4143.87点
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出炉,SCFI指数跌59.4点来到4143.87点,
较上期下跌1.4%,连续四周下跌。
依据最新出炉的运价指数,
远东到欧洲、地中海、美西及美东主要航线运价较前一周持续集体下滑
,其中
美东、美西跌幅较大
;
远东到南美较前一周上涨;亚洲近洋韩国航线也持续较前周上扬。
欧地航线:
近期欧洲各地传出罢工,让原本塞港问题从美国延伸至欧洲,包含德国汉堡、比利时安特卫普港都传出罢工塞港;荷兰鹿特丹港虽未罢工,但因汉堡、安特卫普港等塞港货量的转移,港口也相对忙碌,船舶等待进港时间拉长。
远东到欧洲
运价跌幅相对较小,较前一周下跌34美元至5697美元/TEU,
跌幅0.6%;
远东到地中海
航线,较前一周下跌63美元至6355美元/TEU,
跌幅1.0%。
美线: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全国工厂活动指数降至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53.0,显示美国未来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此外,美联储为了继续控制通胀,被迫继续采取加息,未来美国经济可能面临陷入滞胀的局面。受此影响,运输需求基本平稳,市场运价延续调整走势。
远东到美西较前一周下跌218美元至7116美元/FEU,跌幅3.0%;
远东到美东较前一周下跌82美元至9602美元/FEU,跌幅0.84%。
远东到南美较前一周上涨570美元至8954美元/TEU,涨幅6.79%。
FBX:最新一期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reightos Baltic Index, FBX)显示,在跨太平洋货运方面,亚洲至美西的运价下跌2%即159美元至7409美元/FEU(包括保费)。亚洲至美东的运价下跌2%即190美元至9882美元/FEU,首次跌破10000美元大关。
欧洲和地中海航线最近5周平稳且小有涨跌。亚洲至北欧下跌1%至10471美元/FEU;亚洲至地中海下跌3%即446美元至12439美元/FEU。
船公司“率先”降低即期运价
削弱货代竞争力
由于担心市场恶化,航运公司“率先”降低了即期运价,并以低于货代的运价来削弱了货代的竞争力。
据香港托运人协会执行董事称,
货代是抵制船公司
这种
降低运价方式,
虽然船公司的运费已经下降了30%之多。
但船公司率先采取行动--今
年,他们向BCO(货主)提供的运价比货运代理更具竞争力
,
反映出航运公司在担心市场恶化的情况下希望确保货源。
新加坡一家大型货主的全球海运主管Nut Peter Sundara表示,
到目前为止,承运人还没有给出降低长期合同费率的“任何迹象”。
他表示:“在大多数贸易航线上,即期运价已经下降了5%-10%,但只有跨太平洋航线的即期运价低于长协价。在亚欧航线,这一差距已经缩小,但即期运价仍略高。主要原因是欧洲的港口拥堵现在比美国西海岸严重得多。” Sundara称,
阻止航运公司降低运价的“唯一因素”主要是欧洲和美国东海岸的港口拥堵的瓶颈。
Sundara说:“很多人都在谈论经济低迷,市场正在走软,这可能是事实。但与此同时,包括原材料在内的其他市场领域的货物仍在流通。
做为运营商还没有真正的动机去降低合同费率。
总的来说,供应链方面的挑战仍然存在,这对运营商来说是有利的。”
业内人士指出,欧美塞港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加上年终采购及旺季需求推升,海运出货量有望回温,还有可能带动运价上涨。此外,中国内销市场疫情后得以恢复,加上中美贸易战造成供应链重组,国内形成既是生产又是消费的“双循环
”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ESG跨境电商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ESG跨境电商联系。
二维码加载中...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使用账号密码登录
平台顾问
微信扫一扫
马上联系在线顾问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机入驻更便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