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肖像:沃尔特·迪士尼的精彩人生-ESG跨境

创始人肖像:沃尔特·迪士尼的精彩人生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2022-07-21
点赞icon 0
查看icon 930

往期《创始人肖像计划》:富兰克林 - 创始人肖像计划 <Ep.1

往期《创始人肖像计划》:

富兰克林 - 创始人肖像计划 <Ep.1>

罗伯特·艾格 - 创始人肖像计划 <Ep.2>

维诺德·柯斯拉 - 创始人肖像计划 <Ep.3>

段永平 - 创始人肖像计划 <Ep.4>

查理·芒格 - 创始人肖像计划 <Ep.5>

张忠谋 - 创始人肖像计划 <Ep.6> 上篇、下篇

创始人肖像计划是笔者作为小创业者的”专业研究”。创业者除了做产品,重要的工作就是研读他的榜样创业者们。

马斯克敬仰富兰克林和乔布斯、乔布斯拜会了惠普创始人、贝索斯研究了爱迪生和特斯拉、任正非和很多中国的创始人推崇的是毛泽东、而张一鸣最爱读的也是人物传记。

创业者每每能从其他创始人身上学到很多,新人研究旧人,却发现旧人曾经研究古人。

2019年的时候,我领悟到,与其横跨北京城找到其他的当代创业者聊天,还不如花更少的时间研读前人的经验。其实,已经死去的聪明人比活着的聪明人要多。而且与在路上的创业者交流有两个问题:1. 涉及商业机密和商业竞争的话题不能聊 2. 对方可能还在经历而没有领悟、提炼、结晶,因此效率不高。

另外我意识到,自己作为创业者的焦虑感,不是孤例。所有大大小小的创始人都不得不肩扛千钧。创业者之间,比到最后,比的从来不是谁更有钱、谁的事业更大、谁的名气更响,而是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因此,我决定开始做『创始人肖像计划』,把历史上值得研究的创始人找出来,啃他们的他传、自传,提炼总结他们的事业和人生。

全文共1万9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30分钟。

本期我们讲迪士尼帝国的创始人:沃特·迪士尼。《创始人肖像计划》第二期的时候,讲过迪士尼的掌门人罗伯特·艾格的故事,他也可以算是Disney+的创始人。相比于艾格,老迪士尼的人生,还是精彩多了!

本文是温静女士,基于David Senra的Founders,半译半制作而成,本人有修订。David的内容又取材于 Neal Gabler 的800页原著《沃特·迪士尼,美国想象力的胜利》。

1901年12月5日,娱乐业巨头沃特.迪士尼诞生。

沃特•迪士尼,一个今天如此响亮的名字,世界的无论任何角落,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沃特是一个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家伙,只读完了九年级 ——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名垂青史的最成功、最著名的人之一。

即便你不知道他是谁,但你一定知道米老鼠是谁。

即使米老鼠、唐老鸭你也不了解,你一定向往过经典的迪士尼乐园。从美国的东西海岸,到日本、法国、中国,迪士尼乐园风靡全球,成为一代代孩子心中美好的回忆。

沃特•迪士尼,他改变了世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创作了多部无可争议的经典作品。他制作的卡通形象温暖了一代又一代地球人。

他的创作盛年适逢二战,是他的作品为战争期间的人们提供了精神慰藉,带给人们摆脱萧条的力量。

他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那便是在承担责任的同时还能以适当的形式宣泄内心,平稳地过渡到自己的成人世界。

他提炼了传统价值观,强化了美国神话,他的成就如此显著,即使是他的诋毁者也不能不被他所折服。

他掌握了先进的电影、电视技术,为卡通默片配上了声音和色彩,使得那些卡通形象瞬间生动起来,更加栩栩如生。

他重新想象了游乐园,这是一件他一直痴迷到死的事情。他把游乐园想象成一个有生命的、不断需要改进的东西,如若按照迪士尼的想象发展,游乐园基本上是一件永远不会完成、永远有元素值得挖掘的事情。若不是他在65岁便因重度嗜烟而罹患肺癌离世,今天的迪士尼乐园无疑将会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乐园里面孩子的笑声也会更加清脆、响亮……

莫非天妒英才?莫非上帝也有一颗童心,对地球人能有如此欢乐的游乐场垂涎欲滴,才早早地把他叫走了吧,这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好在,天堂里没有背叛,但有妈妈的陪伴。

今天,通过这本800页的书——《沃特·迪士尼,美国想象力的胜利》,作者尼尔·盖伯勒要告诉你的是,成就非凡的沃特·迪士尼跌宕起伏的事业经历以及不为人知的多个人生侧面。让我们了解到,他之所以成为后来的沃特·迪士尼是有迹可循的。

作者强调的一点是:在某些方面来说,沃特·迪士尼并不是一个有趣的娱乐大师,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他一生的经历并不值得借鉴,从人格上来说甚至不是一个健全的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控制狂、一个极度追求完美的偏执的工作狂。他的生活与他所创作出的卡通形象并无关联,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令人心醉神迷,浮想联翩,然而,现实中的沃特却是既不社交、也不享受的人,他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他的作品中。这可以从他生活中5、6个重要的事件得以印证。

背叛

故事要从沃特生命中的背叛讲起。

沃特19岁就在密苏里州开始创业,那时他基本上只是在努力制作广告,做出的动画片都很短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这些小小的片段很难带来收益。于是,对自己的绘画潜能充满信心的沃特选择了在今天来看极为正确的路径,那就是奔赴西部的洛杉矶。

1923年夏天,沃特来到好莱坞,和哥哥罗伊共同凑了3200美元重新创业,成立了自己另一间工作室,这为自己今后成为全职漫画家做好了铺垫。一切进展顺利,他成功地创作出了一门绘画艺术:卡通电影。1926年沃特将迪士尼兄弟公司的名称改为 沃特•迪士尼公司。

一只名叫奥斯华的兔子引发的“血案”

米老鼠的前身 —— 兔子“奥斯华”

那是1927年,这只黑白色的幸运兔活跃在环球影视的一系列节目中,吸引了无数美国人的眼球,为了一睹这只兔子的各种搞怪行为,人们纷纷涌入影院。这其中,只有一个人永远守在影院的门口,等电影散场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听到走出影院的人对《奥斯华》发表的溢美之词。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沃特•迪士尼。

《奥斯华》是迪士尼第一部全动画电影,制作成本很高,凝结了年轻沃特的心血。电影叫好又卖座,沃特觉得理应分得更多利润。沃特晓得,按照目前的发行方式,《奥斯华》的版权和发行权分属环球和明茨,他只不过是劳动者,白白被剥削而已。他打算与发行商明茨谈谈,把每部电影的制作费从原来的2250美金提高到2500美金,也就是每部电影要涨250美金。

对这次谈判,沃特充满信心。250美金在今天我们会觉得不算什么,但请别忘了,那可是近百年以前的美国,250美金不是个小数目。然而,沃特遇到的对手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发行商查理•明茨,年轻的沃特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自己的工作室热火朝天地投入在《奥斯华》的制作期间,这个查理•明茨早就在幕后下手,表面上对沃特百般吹捧,暗地里却用高薪挖走了沃特手下的大部分动漫师,把迪士尼公司给直接掏空了。

明茨认为自己已成功窃取了《奥斯华》的版权并掌握了公司运作的主动权,他对沃特提出的250美金的要求非但不接受,反倒以种种借口将原来的2250美金降至1800美金。

这一招十分阴损,让沃特一时难以招架,虽然他也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但毕竟是深陷别人早已布局好的圈套中难以应对,加之《奥斯华》系列还有三部没有制作完成,沃特特只能咽下这口气,履行合约,无奈地接受了这个完全不合理的协议。

可以说,这是沃特人生中遭遇的一件最具破坏性的事件,困扰了他整个职业生涯。这次重大事件让年轻的沃特深刻地品尝了“背叛”的滋味,导致了日后他在管理工作中对人的深刻防备和不信任。

总之,这次较量,年轻的沃特输得很惨。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明茨之流是多么的目光短浅,在他们有限的认知中,奥斯华这只兔子就已经是卡通形象的天花板,再也无法超越了。明茨认为,离开沃特的他们照样可以造出奥斯华的系列动漫,他心里最得意的算盘是:把沃特逼走,他就可以接手迪士尼公司 —— 这只能说明,明茨之流太低估沃特啦。

在后来的几年里,沃特经常把自己人生的这段经历称作“背叛”,说他忍无可忍,并警告明茨,那些背叛沃特的人迟早有一天也会背叛他。事实上,他说的话后来确实应验了。他的一位资深动画师回忆说:“他讲到这段经历就像他在动画片中讲的故事,情节是一样的,善良的人最终会赢,而坏蛋会被打败。”他喜欢讲这个故事,因为这一切是如此诗意的公正。

他会说,你必须小心你所信任的人,他了解并且控制你所拥有的或会被夺走的东西。他由此看到了商业世界是多么的险恶。对于这次背叛,沃特·迪士尼从未忘记,也从未原谅。对于沃特来说,卡通乐园为他提供了一个远离现实世界的避风港,失去迪士尼公司对沃特来说几乎就是失去了一切,这次背叛事件导致他的整个工作室都被拿走了,那可是他的全部心血啊!

然而,沃特毕竟是沃特,一个始终如一积极乐观的沃特,可以攻克一次又一次危机。艰苦的日子,沃特唯一的寄托就是漫画,这也是他终其一生不变的初衷。从接触漫画,到之后历尽磨难,最终成功打造“迪士尼神话”,可以说,漫画是沃特生命的“支点”。他暗下决心,必须从头开始。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天赋异禀的绘画功力以及对动漫的无比热爱,要竭尽全力想办法扭转局面。自此,沃特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控制狂,控制质量、控制细节、控制他人......

那么,是什么让沃特走出困局的呢?那就是今天仍然活跃在银屏、令几代人情有独钟的卡通形象——米老鼠。

话说,沃特有一个铁杆儿同事——尤比•艾沃克,早在明茨暗中收买沃特工作室的动漫师期间,他就提醒过沃特,自己也收到过同样的邀约,但他并不为之所动,没有被糖衣炮弹打倒。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的人,他们更看重的是友情和忠诚,不会被小恩小惠所打动,他们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只是当时的沃特太年轻、太单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会遭人暗算、遭遇背叛,所以,他并没有重视艾沃克的提醒。然而,后来事情的发展被艾沃克不幸言中。

就在与明茨谈判失败后,在从纽约回到洛杉矶的火车上,遭遇背叛、已经一无所有的沃特,从那一刻便从打击中迅速走了出来,他的脑海中,另一个卡通形象跃然纸上。

离开纽约时,他一无所有;而在火车到达洛杉矶的时候,他已经有了米老鼠的雏形。

米老鼠

如果这世界上有一只过街不被喊打的老鼠,那只能是米老鼠。可以说,沃特•迪士尼的娱乐帝国是从这只老鼠开始的。即便是今天,如果你有好奇心,你仍然可以搜到这只老鼠的原型。

米奇(Mickey)这个朗朗上口的名字也正是那次与沃特同去纽约共度第二次蜜月的妻子莉莲命名的。回到洛杉矶,沃特便与好哥们儿艾沃克共同打磨这只老鼠。

尤比•艾沃克不愧是动画奇才,沃特和莉莲惊讶地发现,一经尤比润色,那只老鼠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正是因为这只有着圆圆的大耳朵、尖尖的鼻头、细长的四肢、始终戴着白色手套(白手套又可以引申出一个好玩的典故,您想知道吗?)、穿着不合脚的大号圆头皮鞋(据说这是沃特向卓别林的致敬)的老鼠,让沃特再次燃起了希望之火,看到了自己打败查理•明茨的可能性。

为了研发米老鼠,沃特、艾沃克以及莉莲在自己创办的公司里搞了卧底行动,骗过老板,每天偷偷作画。因为当时工作室中几乎所有的动漫师都已经是查理•明茨的人了,为了防止泄漏天机,他们白天画兔子,晚上画老鼠,一切都秘密而有序地运作着。

当时,尤比•艾沃克也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以每天700帧(惊人!)的速度绘制原图,沃特和莉莲的工作更是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们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使得米老鼠这个形象成为了卡通王国里资格最老、最受欢迎的角色。

近百年来,米老鼠从美国走向全球,魅力至今不衰,不知道陪伴过多少人走过童年。写到这里,我心头依然涌起自己当年观看米老鼠、唐老鸭时令人拍案叫绝的奇妙之感。自1928年5月,随着《疯狂的飞机》、《骑快马的高卓人》这两部单独配音的动漫电影的推出,尤其是第三部《威利号汽船》采用了沃特哥哥罗伊的建议,使用了有声电影技术,将动漫配上音乐和声效,使得声音和画面完全同步,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果异乎寻常的好,远远地将默片《奥斯华》甩到了太平洋。

《威利号汽船》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准确记录的有声动画,媒体评论,该片“敲响了无声电影的丧钟”。沃特欣喜若狂,因为他发现,动画这种神奇的艺术形式,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想象力,它可以不拘泥于现实地发挥想象,仿佛就是要把人们从僵化的、物质现实的大魔咒中唤醒,原来在这里,我们的精神是自由的。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抢走“奥斯华”的明兹,看到米老鼠如此成功,竟然恬不知耻地找上门来,想和沃特继续合作,他又惦记上了米老鼠的发行权...

这也太不要脸了吧?沃特忍无可忍,痛斥明茨并把他扫地出门了。

有了“奥斯华”的教训,沃特再也不会轻易地让渡版权了。他的才华需要尽情播撒,他的使命是构建起带给全世界欢乐的“娱乐帝国”。涅槃之后,英雄归来!

米老鼠的成功,终于让沃特拿到了2500美元一部的发行价,也让他有实力重新招兵买马,一切进行得都是那么的顺利。(很多年以后,2003年,《福布斯》杂志推出的“虚拟形象富豪榜”中,米老鼠和它的伙伴们名列榜首,身价高达58亿美元。)

可是正当新公司人才云集、米老鼠也在一天天蹿红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仿佛晴天霹雳,给沃特重重的一击,那就是艾沃克的跳槽(老忠臣也要走!)。

艾沃克的离职固然有当时各种客观原因,是否关乎到利益分配,因年代久远也无从考证。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查理•明茨当年那么轻易地就能暗箱操作,收买到沃特手下的动漫师,造成公司内部的集体背叛?

这一方面反映出查理•明茨做人不厚道,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沃特•迪士尼性格上的某种缺陷。

据说,年轻时的沃特脾气非常暴躁,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尤其当米老鼠大获成功之后,艾沃克感觉所有的光环都笼罩在沃特•迪士尼一个人头上,内心一定会感到不平衡,加之十余年来长期忍受他的坏脾气,萌生离职的念头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些年,沃特经常当着设计师的面把自己不满意的漫画撕掉,一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傲慢嘴脸,说好听的,这是他追求完美的个性使然。试想,即便不是一群内心敏感、创造性极强的动漫师,又有哪个公司的员工会喜欢这样一个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老板呢?

(笔者按,这种粗暴搞法的乔布斯也被自己创办的公司开除了;罗永浩的下场更是一地鸡毛。)

其实,合理比例的人才流动对于公司来说是正常现象,但是大规模的人才流失或重要人才的流失就无异于一种灾难了。除了当时的沃特脾气暴躁、年轻气盛、缺乏管理经验外,当时的迪士尼公司是新兴产业,属于行业早期高速成长阶段,公司内部尚未树立较好的企业文化,亦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人才流失不可避免。像艾沃克这样的关键人才尤其需要激励和保护。

动画教室A113

凭借米老鼠,沃特•迪士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人才仍旧不断流失。彼时适逢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可迪士尼公司不但在大萧条中毫发未损,还掀起了又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原来,沃特·迪士尼趁着这个时机,用比较低的工资招聘了大量刚刚走出校门,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扩充自己的人才队伍。(编者按:多年后华为会告诉大家,校招才是YYDS!)

您要说了,这算什么奇招呢?学生们既没技术,又没经验,可沃特•迪士尼就是喜欢年轻人身上这股子新鲜劲,有活力、有创意,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1933年上演的《三只小猪》,就充分地验证了这一点。

正是这部启用年轻人创作的动画片,让迪士尼公司的作品以及世界卡通技术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只小猪》上映后,盛况空前,丝毫不亚于米老鼠系列片。小猪们乐观开朗的性格给深处经济危机漩涡中的美国人增添了不小的信心和勇气,这部片子的主题歌《谁怕大灰狼》风行一时。

沃特•迪士尼大胆启用新人的做法效果显著,不仅把这些年轻人培养成了专业人才,自己的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失去幸运兔子奥斯华之后,沃特•迪士尼公司的员工人数迅速扩充,创办了迪士尼艺术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加州艺术学院,这所全日制的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各种动画人才,《僵尸新娘》、《超人总动员》、《功夫熊猫》等一系列著名的卡通形象都是那些从大名鼎鼎的动画教室A113走出来的年轻人制作的。

不过,这期间员工跳槽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沃特·迪士尼倒也想得开,觉得年轻人嘛,翅膀硬了飞走了,也很正常,公司也需要不断更换新鲜血液。但是有一个人的走,却显得与众不同,他给沃特•迪士尼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提出要走的人正是之前为《三只小猪》当中大灰狼作画的诺曼•弗格森。

诺曼•弗格森向沃特•迪士尼要求,把他的工资增加到每周300美元,否则就拜拜。沃特•迪士尼一听都快哭了,我一周才赚300美元,你诺曼•弗格森想挣得和老板一样多,也太狮子大开口了吧。他凭什么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呢?说起来,这弗格森可不简单,别看年纪不大,对人物形象的把握非常到位,自从尤比•艾沃克走后,诺曼•弗格森就成了最重要的动画师,迪士尼公司大部分的卡通形象都是出自他之手。这人牛到什么程度呢?别人每天的工作量平均在10到15英尺的动画篇幅,他每天可以完成40英尺,一英尺等于0.3米,40英尺就是12米,那时可全是手工画图啊,您说这手得多快。诺曼•弗格森明白自己在公司中的分量,所以才敢要这么高的价码。当时任谁都觉得这要求也太过分了,沃特•迪士尼绝对不会答应,可没想到发工资的时候,诺曼•弗格森打开工资袋一看,沃特•迪士尼竟然真的付给了他300美元。

您说沃特是怎么想的呢?谁都知道,虽然涨工资是最直接的留住人才的办法,但老板们轻易都不敢用,因为这涨工资是一门学问,一旦涨了,您就不能再降回来了,工资一降,这员工准保立马辞职。可此时的沃特•迪士尼已经今非昔比,尤比•艾沃克就是前车之鉴呀,诺曼•弗格森是我公司这么重要的人才,要是被竞争对手挖走了,这未来的损失,何止300美元。

当年查理•明兹把迪士尼的动画师整盘端走的时候,沃特还不满26岁,年轻气盛,如今,年过三十的沃特沉稳了不少,遇到问题知道控制住情绪,多思考思考再做决定。不仅如此,对员工也不再大呼小叫,渐渐亲和起来。(编者按:“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现在,沃特不会再对埋头苦干的员工横加干预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放松了管理,当一天的工作结束,员工都回家后,沃特习惯独自到画室去看员工们画的作品,好做到心中有数。不过他的这个习惯很快就被员工发现了,所以每天下班的时候,所有的员工都会挑自己画的最好的作品留在桌子上,等待沃特的检阅,毕竟自己的画能够让沃特多看两眼,是莫大的荣幸啊。但是这些人常常早晨一进工作室,就发现一张皱皱巴巴的纸钉在画板上,很显然是从废纸篓里拣出来的,而且旁边还写上了一句话:“不要再把这么好的作品扔掉了。” 落款是——沃特•迪士尼。

信心大受鼓舞的员工为迪士尼公司奉献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动画形象,沃特•迪士尼本人也成为了美国动画界尽人皆知的大英雄。

能够在迪士尼公司工作的人都会感到十分荣耀,员工们把沃特当偶像一样崇拜,他的一举一动都具有一种莫名的影响力。沃特喜欢吸烟,平时老爱咳嗽,可就连他的咳嗽声都传递着一种威严。据说沃特的嗓门特大,在一楼咳嗽二楼办公室里的人都能听得见,所以他的咳嗽声对于那些懒散的员工无异于是一针兴奋剂,而且他习惯先咳嗽几声再去敲画师的门,这样是尊重别人的隐私。沃特还有个习惯,高兴的时候喜欢打响指,如果这部影片确实非常吸引他,就会不断地打响指,动画师们看到这个动作,心里自然美滋滋的。如果他不高兴,就喜欢用手在桌子上有节奏地一直敲,那就说明他觉得这片子很沉闷,员工一看这动作,就会坐立不安,二话别说赶紧回去改吧。您说这沃特是不是特有范儿,不用开口,单是手那么一动,态度就表明了。

但是管理光靠个人魅力也是不够的,大事小事得有规章制度约束着,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迪士尼公司的规矩也不少,早上来了必须得签到、上班时间不能抽烟喝酒,但常常有员工会冒犯规矩,这也不能避免,任何一个公司都会存在这种现象。可是有时候在迪士尼公司,规矩的破坏者不是员工,而是老板沃特本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天,一个员工向沃特告状,说有一个故事情节设计师在办公桌的抽屉里藏了一瓶酒,结果沃特非但没有处罚这个设计师,还幽默地调侃道:“喝的什么酒呢?让我也尝尝。”也许对于这种创造性的工作,酒精能够激发出点灵感来什么的,反正沃特这算是破了自己立的规矩,默许了员工可以喝酒。

还有一次,一个动画师喝了酒回来,靠在墙角的一堆故事板后面睡着了,直到听见沃特一阵独有的咳嗽声后,才惊醒过来,吓出一身冷汗。这位设计师最后不但幸免于难,还为大家赢来了一项福利。原来沃特想到员工们工作辛苦,下了命令,在工作室中开辟一些可以让员工们睡觉的地方。这个时期的沃特,在对人才的管理上,更加人性化了。因为沃特•迪士尼这个灵魂人物的存在,迪士尼公司创造了美国动画界的一个奇迹,更因为动画教室A113(这又是一个典故)这个人才聚宝盆的存在,使得这个奇迹至今还在延续。

当好莱坞的制片人为了高票房,尽可能多地拍摄那些不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影片时,沃特还是秉持着自己的风格,依然拍摄老幼皆宜的动画片,回避血腥和色情的镜头。

书读到这里,不禁令我想起了乔布斯,从某些方面,他俩是何其相似啊!同样的急脾气、偏执狂,同样的刻意追求完美。其实他们都不是为了钱做事,他们都是为了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在所关注的每一件事上,他们都完全沉迷于质量和控制。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出米老鼠、白雪公主、迪士尼乐园、Macintosh、iPod、iPhone、iPad……从而名垂青史,为人们代代铭记!

白雪公主

接下来,我们将会谈到著名的的《白雪公主》。

沃特是一个才华横溢、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同时,他的性格是,只要完成一件事,他会马上失去兴趣并很快投身到下一件。当时,他正在尝试一些全新的东西,比如尚无人制作过的长篇卡通片。米老鼠之后,白雪公主成为了他疯狂投入的一部动画片。沃特是个控制狂人,痴迷于细节和质量的控制。

为了白雪公主他一周工作7天,无数个早上、中午和晚上的时间都用于开发他的这部特色卡通片。30年代的美国,做为正片的开胃菜,动画片的片长基本都是5-8分钟,而《白雪公主》是一部80多分钟的卡通片,沃特周遭的每个人都说,这根本行不通,没人会花门票去看一部这么长的卡通片的。这其中,反对最为激烈的就是他的妻子莉莲。但沃特不这么认为。

沃特是那种愈挫愈奋的人,而且眼光独到,能从人们不看好的悲观预言中汲取能量,整本书屡次提到这一点。后来的事实证明,所有人都错了。(编者按:非共识且正确/Contrarian and Right.)

《白雪公主》首次亮相后的9个月可能是沃特•迪士尼成年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光。1937年12月21日,这部电影在洛杉矶卡塞环形剧院播放的第一周便取得了惊人的票房。这部电影在美国本土拥有784万6千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当时美国票房最高的电影,超过此前票房纪录保持者近200万美元。

要知道,当年的美国,成人门票也就0.25元一张,儿童门票票价更低,能取得如此票房可谓奇迹。沃特始终坚持认为,《白雪公主》的观众人数比任何其他电影都要多。直到1939年该片结束上映,它已在49个国家放映,并被翻译配音成10种语言。除了正片收入外,由连环漫画、酒杯、玩具、手帕等白雪公主衍生品带来的收入更是数不胜数。当时的《纽约时报》就白雪公主的卓越表现发表了数百篇报道,甚至乐观地认为,动画片可能是摆脱大萧条的一种方式。

此外,《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一史上第一部长篇动画,也让沃特捧走了他人生中29项奥斯卡金像奖中的第一个小金人。(这届奥斯卡特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特制了一座大雕像和七座小雕像),当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叽叽喳喳的秀兰·邓波亲自为沃特颁奖,可谓盛况空前。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给沃特•迪士尼带来了无限的荣誉和光荣,也给多少代人带来无限美好的回忆,对全球少年儿童乃至成年人更是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甚至远远超出了文艺作品的范畴,成为善与恶、美与丑的道德规范。

家庭

说完《白雪公主》,我们有必要进入沃特的家庭一探究竟。

沃特多年来对电影的痴迷,在工作室度过的日日夜夜甚至周末,对他与莉莲的关系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莉莲从一开始就对沃特的工作没有特别的兴趣,曾声称自己是她丈夫最严厉的批评者,她是沃特核心圈子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未能预见《白雪公主》前景的人之一。她说,“因为我总是看阴暗面。我无法忍受看到小矮人,我预测没有人会花一毛钱去看小矮人这部片子。” 在工作室的时候,两人也很少交流。每天下午5点左右,莉莲都会回到家中为沃特准备晚餐。她说,“沃特对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要求,他总是让每个人都陷入混乱。” 莉莲并不欣赏沃特的这种工作状况。根据《白雪公主》时代的一种说法,这对夫妇甚至讨论过离婚。

在他们的女儿出生之前,莉莲实际上一直在工作室工作。正如沃特专注于工作室一样,莉莲更加专注于她的家庭。在黛安娜出生之前,夫妻关系一直非常亲近。怀上黛安娜后,莉莲几乎将全部注意力都投射到了女儿身上,对她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她从工作室事务中抽身出来转而投向家庭,当沃特专注于《白雪公主》时,关注家庭无疑是莉莲寻找自我的方式。莉莲似乎很反感她丈夫对工作的专注和他所受到的潮水般的关注,她也不是一个任劳任怨、沉默不语的苦逼帮手,莉莲也会爆发。黛安娜记得有一天早上下来吃早餐,看到墙上有一大块棕色污点。后来她才知道,她妈妈向沃特扔了一杯咖啡。“妈妈是一个沉着冷静的人,从不对我们这些孩子发脾气。”黛安娜说,“但她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不会让自己受欺负。”

沃特与莉莲有两个女儿,黛安娜和莎伦。在黛安娜降临这个家庭之前,莉莲曾流产2次,可以说,黛安娜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欢乐。莉莲第三次流产,夫妇间关系似乎有所缓和,苦于再次怀孕之不易,夫妻只好选择领养。

1936年12月31日,就在《白雪公主》制作达到最癫狂的阶段时,沃特和莉莲迎来了他们6周大的养女莎伦•梅。尽管一场肺炎将她送回医院一个月。父母对这个养女十分疼爱,倾注了全部心血,与对待姐姐黛安娜毫无区别。一提到莎伦被领养的事,沃特总是十分恼火。事实上,沃特和莉莲对收养一事始终守口如瓶。即便是20年后,当沃特在浏览杂志的一篇简介看到引用收养一事时,他愤怒地给编辑写了一封信。“我不在乎你怎么说我,但对你提到我女儿莎伦被收养一事深感不满!”该杂志遂停止印刷并删除了该行。现在想象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无论如何,对莎伦共同的爱似乎使得沃特和莉莲之间开始了真正的接近,而且肯定是在白雪公主发行之后。此后,他们一直在着手第二次收养,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此事都未能实现。

沃特最深的奉献似乎留给了他的女儿、他的工作室和他的宠物。关于他和女儿们之间的情感,书中也有介绍。他的家是一座两层楼的房子,外观很吸引人,有三间卧室、组合图书馆、投影室、酒吧、一个游泳池和亭子,还有从山上平铺下来的草坪。

沃特始终过着朴素低调的生活。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他才买了他的第一辆凯迪拉克。此前,他总是开着普利茅斯(Plymouths)和帕卡德(Packards)从超市货架上买衣服。他喜欢普通的食物,他最喜欢的食物是罐头豆。他从没有热衷于名人的服饰和穿搭。

他告诉一位采访者,他故意把迪士尼产品挡在家外,因为我和它们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太多了,我只是不想在家里还和它们生活在一起。但当谈到女儿黛安娜和莎伦时,他却显得心事重重。他是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他保护他们不受自己名声的影响。

他喜欢讲述6岁的黛安娜是如何问他是否是沃特•迪士尼的。

“你知道,我就是他。”沃特回答道。

“沃特.迪士尼?”她问道。

当他笑着说是他时,她要他的亲笔签名。

“他会像白雪公主中的女巫一样,在屋子里追着女孩们咯咯地笑。或者他会无休止地抓住她们疯玩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黛安娜会说。他会站在游泳池里,让他们爬到他的肩膀上。“我认为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强壮、最有趣的人。”黛安娜回忆道。晚上,他给他们读书,周末从教堂接他们回来后,他会带他们去格里芬公园骑旋转木马,或者去工作室,在那里他们会跟着他四处窥探,或者在他工作时骑着自行车在空旷的场地上徜徉。“那时候他们喜欢和我一起。”沃特会回忆起来。“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沃特变得越来越不合群,他的家庭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黛安的出生和莎伦的收养。那时他年轻的女儿们爱上他们的父亲。

社交(马球)

马球(polo),号称世界贵族运动之魂。如果这世界真有一种能够只为贵族阶层所向往的运动的话,那就是马球。在《白雪公主》漫长的制作过程中,沃特的社交活动不断减少。因为工作,沃特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期间,他的主要活动既不是他的家人,也不是工作,而是打马球。他想借助马球放松一下自己疲惫的神经,同时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所以在动画片制作期间,他继续打马球,这也使得他与莉莲相处的时间越发减少。然而,马球带给他的却不是可观的社交活动,而是一身的伤痛。

沃特一直不是一个身体很好的人,经常生病,即使是欧洲之行也只能使他暂时恢复活力。各科医生每周都会去他的工作室几次,有时每天都会去,提供从脱发治疗到伤痛按摩及其他的一切服务。因马球运动而受的伤时常来袭,可以说困扰了他终生,迫使他经常弯腰以缓解疼痛。

1935年10月28日,在里维埃拉乡村俱乐部的一场马球比赛中发生意外,使得沃特对马球的兴趣逐渐减弱。事情是这样的,在米高梅和迪士尼工作室之间的一场马球比赛中,米高梅一位31岁的签约球员戈登与沃特相撞,戈登被沃特的马绊倒,那匹马碰巧倒在了这个年轻人身上,造成神经损伤,处于植物人状态,3年后,戈登去世了。

这场事故后,哥哥罗伊通知沃特,他已决定退出马球队,正在处理他的小马。至到1938年5月,沃特也开始缩短了自己的上场时间,并处理掉了手上的12匹马。他又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工作室,并转而活跃在了羽毛球场。

自此,他的主要运动变成了羽毛球。马球比赛的时间越少,他给莉莲的时间就越多。在处理了马驹一个月后,他和莉莲又去了纽约度假。但马球运动的结束也意味着他的马球关系的结束,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社交之一。他坚持认为他从来没有享受过太多的社交生活,他也从来没有时间享受社交生活。《白雪公主》把他仅有的一点点时间都占据了。在工作室的早期,沃特主要与他的员工保持友好关系。他的工作生活和社交生活通常是融合在一起的。但当他开始制作《白雪公主》时,他基本已经退出了社交圈。正如动画师马克•戴维斯(Mark Davis)所说,“当工作室开始变得真正有意义时,这些人中的一些人并没有像沃特一样同步成长。” 所以很快,他主要是与公司以外的人交往,他的私生活与公司脱离了。工作室中的许多人永远无法理解沃特已经迅速成长,他早已经改变了。

然而,即使在他与员工脱离社交的时候。沃特并没有投身好莱坞,尽管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他和莉莲一直在社交,比如下班后与斯宾塞•特雷西一家一起游泳和打羽毛球等。与此同时,他还成功地将儿时的伙伴沃特•菲弗(Walt Pfeiffer)吸引到了自己公司,虽然那时候他们之间的友谊已经不复存在,只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绝非朋友。

他的大多数同事也都觉得他与任何人都不太亲近。“沃特在接近动画师的时候是个很严格的导师。”沃特•金博尔(Walt Kimball)说:“他是一个工作狂。他的职业生涯就是他的全部。我想我也只是他曾经的好朋友。” 另一位员工描述道:“沃特很友好,但他似乎不接受亲密的友谊。”对此莉莲也同意。当被采访者问到沃特最亲密的朋友的名字时,她说,“他真的没有时间交朋友。沃特有太多事情要做。每天上班时,他必须保持头脑清醒。” 没有人,即使是莉莲也无法改变他。他在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中如此专注,以至于只是为了分享和执行这些想法。

如果能对沃特•迪士尼的传记做一个一句话的总结,那便是:“他在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中不可救药地投入,他的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分享和执行这些想法。沃特似乎意识到,他对工作如此沉迷,牺牲了家人和朋友。”

沃特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真正的娱乐。从1938年5月开始,他为数不多的业余活动之一是与自称为“Rancheros Vista Doris”的商业专业人士俱乐部,在圣巴巴拉附近的加利福尼亚内陆地区进行为期一周的年度骑马活动。尽管另一位迪士尼成员制作人戴夫•汉德(Dave Hand)观察到,在维萨多丽丝(Visa Doris)一年一度的活动期间,沃特也会越来越多地谈论他的新业务方向。除了公司业务,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讨论不了。所以,即使在他的娱乐活动中,他也不会让他的身体休息哪怕一分一秒。而在《白雪公主》之后的几个月里,公司业务仍然是沃特的首要任务。

他开始重新关注自己的家庭,部分原因是因为只有与家人在一起,他才不必成为沃特•迪士尼。在他的电影成功后,他承担了更为繁重的责任。沃特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但他讨厌他被迫扮演的公众角色,而且从他在中西部的朴实无华的成长经历来看,他讨厌赋予名人过高的期许。

母亲的去世:一场悲剧

1901年12月5日,沃特•迪士尼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他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三哥罗伊比他大八岁,最喜欢这个调皮捣蛋的弟弟,他们的童年是在美国中西部大草原上的密苏里州堪萨斯马思林镇仙鹤农场度过。

童年对华特•迪士尼来说并不怎么好过,父亲是个相当严厉的人,经常要求他和哥哥们一起打工。沃特的大哥二哥因受不了父亲强势的性格,一气之下双双离家出走。到1909年,父亲患病,剩下三哥罗伊、沃特和妹妹,无力维持农场的生意,只得将农场折本出卖,全家投奔到叔叔居住的堪萨斯城。于是,沃特开始了长达6年的卖报生涯,他和三哥罗伊3点半起床,挨家挨户送完早报再赶去上学,每天700份报纸,风雪无阻。在小沃特10岁的时候,他最喜欢的三哥罗伊也离家出走了。三个儿子的出走,让伊利亚斯备受打击,他对沃特也越发地吹毛求疵,甚至无缘无故地进行体罚。事业上接连的失败,伊利亚斯变得易躁易怒,脾气古怪,沃特少小离家以实现他梦想的动机主要是来自于父亲伊利亚斯,他从不鼓励孩子们追求梦想,却总是试图打击儿子的梦想。沃特与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但沃特有一个温和质朴的好母亲,他与母亲的关系非常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7岁的沃特中断了他的高中学业,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野战救护车驾驶员。战争结束后,沃特回到堪萨斯在一家广告公司制作动画片,这是他最喜欢的职业,把全部精力都投用到工作上。他省钱买了一架旧摄影机,经常自己在汽车房里拍摄一些短片。他制作的动画片形象个个都栩栩如生,维妙维肖。后来的事业发展正如我们前文介绍的,沃特可谓一路高歌猛进,开创了迪士尼娱乐帝国。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比较悲伤的话题,为什么大多数的迪士尼公主都没有妈妈?试着回想一下,白雪公主,没有妈妈,灰姑娘,没有妈妈,茉莉公主,蒂安娜公主等等等,她们都没有亲生母亲。这难道是巧合吗?其实,这是这与沃特的母亲有关,发生在他母亲身上的事情是相当悲惨的。它将彻底结束沃特•迪士尼热情洋溢的时代。

20世纪40年代,沃特•迪士尼通过建立他的工作室、尤其是白雪公主的巨大成功获得了一大笔钱,和天下所有孝顺的子女一样,沃特和哥哥罗伊也想与他们的父母一同分享这笔财富。此时恰逢父母结婚50周年的金婚纪念日,他们决定给父母一个惊喜。此前,伊利亚斯和弗洛拉·迪士尼(沃特的父母)一直住在波特兰,他们很孤独。所以罗伊和沃特提出要买下洛杉矶的一所房子,以便一家人能更加亲近。

1938年9月,沃特的哥哥罗伊终于为父母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居所,位于好莱坞以北。房主突然去世,他的遗孀以8300美元的价格处理了房子。它有3间卧室、2间浴室、一个客厅和一个双车库。罗伊写信给沃特说,房子的卖点是它有一个很好的“供暖系统”,是一个带有4个循环系统的中央燃气加热器(燃气加热器对这个故事很重要)。经过兄弟俩的一番装修,他们的父母不久就搬了进来。然而,伊利亚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对房间动手改造,随着地板的拆除,备受吹嘘的供暖系统便开始出现故障。“我们最好把这个炉子修好,否则总有一天早上醒来,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死了。” 这是弗洛拉跟她的管家史密斯说的话。随后,罗伊和沃特从公司派了一名工人来修理加热器。

1938年11月26日上午,弗洛拉进了她卧室旁边的浴室,但她再也没有出来。伊利亚斯发现情况不对起身巡查,发现她瘫倒在了卧室的地板上。与此同时,他感到自己也很晕眩,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地冲到走廊,随即昏了过去。此时,楼下的管家史密斯正在收拾院子,她也感到头晕,意识到了有什么不对劲,她冲进房子,跑上楼梯,发现伊利亚斯正在地板上打电话给邻居和罗伊。

与此同时,她试图打开窗户,但窗子却偏巧被卡住了。然后她和赶过来的邻居把弗洛拉和埃利亚斯拖下了楼梯,在外面实施人工呼吸。命大的伊利亚斯活过来了,母亲弗洛拉却没能幸免于难,死于一氧化碳中毒。这可能是沃特•迪士尼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母亲死在自己亲手给她买的新家里,而他自己派去的工人造成了这桩不幸的意外,这无疑造成了沃特深深的自责。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定期访问母亲的墓地。

沃特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她的死因。他把这痛苦深深地埋藏在了心里。几年后,莎伦问他自己的祖父母葬在哪里。沃特厉声说道:“我不想谈这个。”可以说,他一生中最大的悲剧就是他母亲的早逝,

所以说,生活的残酷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沃特•迪士尼和我们所有人一样,生活不在乎你是否出名,是否成功,是否富有,或者你制作的动画片取悦了多少人!

迪士尼乐园

战争期间,美国政府要求沃特•迪士尼制片厂做为一个承包商,制作支持战争的漫画和卡通等作品,这与沃特的喜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样的情况持续了4到5年。那期间制片厂基本上还在运营,但他的心已经不在工作室了。公司的员工经常抱怨说,过去的他常常涉及复杂的动漫制作细节,现在,在片场基本上看不到他的身影,甚至无法让他签署新想法或新作品。其实,那时的他又有了新发现,开始沉迷于火车。他喜欢建造外形酷似火车的建筑,尺寸是真正火车大小的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

沃特只关注火车而不是工作室的漫画业务,这种状况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这再一次显示了他的痴迷本性。他这个人要么是零投入,要么就是百分之百 —— 要么完全痴迷,要么根本就不注意。因此,在他的火车世界里,他又萌生了建造一个游乐园的想法,也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迪士尼乐园,这个乐园成为了他余生最痴迷的地方,也是他在晚上和周末全情投入的事情。他恨不能马上离开工作室去做游乐园。基本上,这是一个他余生最关心的项目。那么让我们开启迪士尼乐园之旅吧。

那时,沃特所关心的只有公园。除了公园,还是公园。那是一段沃特几乎没有参与任何卡通节目制作的日子。沃特的全部精力都投身于乐园的谈判、筹备和审批项目上,即便制片厂影片制作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当年,每个游乐园运营商都不看好沃特的宏大理念,都认为它会失败。但每次沃特与运营商交谈过后,他都不被打击,甚至比这些人感到乐观还要高兴。这不得不令人联想到《白雪公主》,当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它会失败,制片厂甚至都不想发行它,然而,这部片子最终却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所以,周围人的反对,再一次激发出了沃特的斗志。“他们这么想我真是太高兴了,我必须再次证明自己是对的!如同当年的白雪公主!” 。

在游乐园创办早期,除了他的顾问外,他不聘用任何有游乐园经验的员工,他想要的是愿意学习和勇于犯错的年轻人,这在今天看来真是明智之举。

他雇佣了一位33岁的高个子俄克拉荷马人,名叫伍德,曾是一家飞机公司的工程总监,战争期间,担任斯坦福研究所经济研究部洛杉矶分部的经理,他对迪士尼乐园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伍德希望乐园以一种朴实的风格和浓浓的西南风(美式田园)呈现给世人,既要魅力四射,又要和蔼可亲,是每个人所能找到的最亲切、最可爱的风格。与此同时,沃特施展个人魅力,诱使球场的顽固分子将土地出售给迪士尼。伍德转而招募了一位退休的海军上将乔•福勒,他曾担任旧金山海军造船厂的顾问。沃特后来把这位海军上将留住了,让他担任了施工主管的角色。

员工们在两座旧牧场房子里安顿下来,霸占了厨房的餐厅,甚至壁橱,沃特的办公室就在卧室里。设施里只有一间浴室。他们热火朝天地谈论迪士尼乐园的在建工地。沃特•迪士尼经常戴着草帽、穿着运动衫在工地上不知疲倦地跋涉着,他走遍了迪士尼乐园的每一寸土地,吆喝工人们要么加快速度,要么放慢速度,他甚至会和工人们一起坐在餐饮帐篷里吃热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让游乐设施一步步地接近他的梦想。

9个月来,沃特一直在他的电视节目中滚动宣传迪士尼乐园,美国广播公司已于3月份便将广告售罄。自5月份以来,每个周日乐园内都在紧张排练。随着1955年7月17日开幕式的临近,美国人的期期望值被吊得越来越高。美国广播公司(ABC)拿出价值4万美元的整版报纸广告,欲大肆宣扬90分钟的活动现场直播,该电视网为此汇集了被称为史上最集中的电视设备和人员,公园周围配备29台摄像机。

“沃特走遍了迪士尼乐园的每一寸土地。总之,他想到了一切。”

摩根•埃文斯(Morgan Evans)的兄弟被雇来为公园进行景观美化。他回忆道,沃特的做法是:“我需要一片丛林,或者需要有阿尔卑斯山味道的一片滑雪场。”他不知道哪棵树会有用,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想要完美。他希望公园能与他心目中的公园相匹配。埃文斯还记得一个周六早上,沃特抱怨说,“一棵巴西胡椒树,种得离冒险乐园入口处的人行道太近。” 埃文斯不得不找人移走这棵6吨重的树。

尽管如此,沃特对工程的建设速度缺乏信心,他担心客人可能看不到钱和努力的去向。他想让这笔开支显示出来,而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这么多资金让他感到不安。开幕前几个月,他向哈珀.高尔夫抱怨道,“你知道,我已经花掉了总预算的50%,现在没有一件事可以称之为了不起。” 高尔夫记得沃特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是在哭。

据工作人员统计,人们对公园的兴趣如此强烈,以至于在4月份周六中午至周日晚上,一个周末竟有9500人在场地停留以获取信息。那实在太疯狂了。如果说这个国家在期待,那么沃特•迪士尼也是如此。尽管公园尚有缺点,但他似乎恢复了活力,快乐得几乎头晕目眩,他是第一个像小孩子一样游览景点的人,他会下车咯咯地笑,表现得跟一个10岁的孩子无异。沃特以自己的能力去体验公园,事实上,这个公园是为世界上最大的男孩(沃特)准备的世界上最大的玩具。

快要开园了,他仍在不断地审视、修补和策划。一位助理园林师记得,在开幕的前5天,他还在主街上走来走去,在记事本上写着什么,他检查所有的大大小小的设施,不放过任何一处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作为开幕式前的最后一次测试,沃特邀请了工作室成员的家人来进行了一次预演。“我们搭起了帐篷,吃了烤肉,喝了啤酒,沃特开着火车到处跑。” 沃特•菲弗回忆道。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预兆,开幕式上马克•吐温会跟着大家唱歌。这将是无比美好的一天。沃特显然想延长这段欢乐时光,他觉得。公园的开放时间已经敲定在他和莉莲结婚30周年后的第4天(1955年7月17日),所以沃特决定在7月13日晚上举办一次聚会,不仅是为了庆祝他的婚姻,还为了向家人、朋友以及各界名流炫耀一下公园。

他邀请了所有人。他兴高采烈地在门口迎接他们。这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因交通堵塞而耽搁了。他站在那里紧张地抽烟,对交通发牢骚。无疑,几个月的施工过程令他太过紧张而疲惫,及至当晚金马蹄形酒馆派对即将结束之际,他感到如释重负,他喝得有点多了,在舞台和阳台上假想着发射子弹。黛安娜开车带他回家,期间,沃特还在翻阅着一张迪士尼乐园的卷轴地图,他将地图卷成一个喇叭形状,然后唱了一首歌,最后,他抱着地图睡着了(多像一个可爱的孩子)。

即使在3000名工人砍伐了20000英尺的木材,港口5000立方码的混凝土用来铺设了100万平方英尺的沥青之后,沃特仍然觉得不够。开幕前一天晚上,他突然又冒出了一个主意,从“海底两万里”的地方把那只巨大的橡胶鱿鱼带到公园里展出。鱿鱼的乳胶皮在枪击事件后已经变质,因此必须修复并重新喷漆。

这项任务分配给了设计迪士尼乐园微缩模型的肯•安德森(CanAnderson)和其他两名工作人员,但后来沃特也出现在了现场。“沃特戴上口罩。”安德森回忆道,自己帮助沃特用荧光漆喷涂鱿鱼表皮。“整个区域都被油漆包围。”安德森说,“空气中充满了水,堵塞了我们的口罩,全部过程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完成。总之,沃特在开业前熬夜了。”然而,尽管有这么多活动,沃特那天也不得不去机场迎接前来出席开幕式的各界名流。所有工作人员都为开幕式捏着一把汗,大家都很担心。但除了沃特,他似乎非常喜欢这种刺激。因为沃特•迪士尼知道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状态,他知道他回来了。

开幕式当天确实发生了很多不可预知的状况,诸如:只有6,000张门票被发行,但很多人买了伪造的门票,估计当天入场人数超过28,000人,远远超过了场地的容量;那天气温很高,热到刚刚铺好的柏油路都融化了,缺乏饮用水致使百事可乐大赚了一笔,有人说,这是百事策划的阴谋,因为百事是活动主要赞助商。这还不是那天唯一的失误。食物很快也耗光了,煤气泄漏事故致使下午关闭了部分乐园。加上交通堵塞等。总之,公司高管把那天称为“黑色星期天”。尽管如此,沃特的选择最终还是得到了证明。

开幕第一周,乐园便接待了16.1万名游客。到月底,它每天吸引超过2万名游人。4周的运营共接待50多万游客。据统计,8月份,前往南加州的游客中有近一半参观了迪士尼乐园。到9月底,公园迎来了第一百万名游客。在第一年,它就吸引了360万游客。到第二年年底,又迎来了400万客人,在开业不到2年半的时间里,它就迎来了1000万名游客,超过了大峡谷、黄石公园和约塞米蒂公园,一跃成为了最著名的旅游景点。自此,地球上最快乐的地方诞生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纯真的梦,迪士尼绝对能满足大家对梦幻世界的所有想象。今天,迪士尼乐园已经发展了60多年,接待游客达几十亿人次,给我们浮躁的世界带来了最后一片童话世界净土。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沃特的缘故,可以说他对公园的痴迷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是他一直痴迷到死的一件事。他有把脑海里的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即使面对每一个人的质疑。他把公园想象成一个有生命的东西,一个不断需要改进、基本上永远不会完成的一件事情。如果他有更多的时间,他是会继续不断地改进的。

逝世

1963年,也就是迪士尼乐园开放后的大约第8个年头,长期困扰沃特的体重超标问题突然开始消失,现在的他看上去非常糟糕。医生们发现了沃特左肺上一个核桃大小的的占位,并立即命令他接受手术治疗。事实是,沃特几乎已经肯定患有肺癌了。他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是重度吸烟者,用他妻子莉莲的话说就是:“沃特用香烟烧掉的家具、地毯和其他东西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多。” 多年不停地紧张吸烟,他的手指被尼古丁染上了污渍。他的声音沙哑,几乎与人的每一次谈话都会因为他不时清嗓子而中断。“我简直无法想象他不吸烟的画面。”黛安娜回忆道。长期以来,他的员工一直把他的剧烈咳嗽视为沃特即将到来的信号,而他的家人也对他的剧烈咳嗽感到恐惧。莎伦曾经要求他不要参加她正在参演的学校戏剧,因为她说如果听到他咳嗽她会忘记台词。黛安娜声称,人们总能认出沃特留在烟灰缸里的烟屁股。因为他会把烟抽到只剩最后四分之一英寸,他几乎拿不住,而且他经常会忘记把它们扑灭。

现在,抽了半个世纪烟的他正准备接受手术。沃特罹患恶性肿瘤且已经转移,医生说,他只剩6个月到2年的时间。黛安娜说,“莉莲极力否认。”沃特从未提及癌症,尽管他随身携带了演员约翰•韦恩的电报,这是另一位肺癌患者,电报写到:“欢迎加入我们的俱乐部。” 公司里没人知道。有几家报纸刊登了沃特因打马球时从马上摔下来导致颈部受伤而住院。

黛安娜去圣诞节购物中心给他买羊毛拖鞋,因为他抱怨在医院里他的脚总是很冷。莉莲打电话给她,说沃特那天似乎有所好转,当他搂着她吻别时,她说她能感觉到他的力量。“他会好起来的,”她告诉黛安娜。那天晚上罗伊来了,当沃特用手指指着天花板上的瓷砖作为网格来描绘他未来世界的计划时,两兄弟聊了几个小时。纵观他的一生,他更像是一个工匠,而不是一个商人,而他的哥哥罗伊恰恰与他形成互补,后者则更像是一个商人。他的哥哥在他一生的事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谓功不可没。第二天早上,莉莲和黛安娜接到电话,说沃特的病情恶化了。黛安娜开车去恩西诺的老房子接她母亲,但莉莲仍在认真穿衣,小心翼翼地戴上耳环,推迟了去医院的时间。黛安娜回忆说,“现在一切似乎都在以慢动作发生。好像她可以休息一下,尽力推迟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他们到达医院并下电梯时,黛安娜看到了她的丈夫,并来到了她父亲的房间,这时,他突然退了出来,就好像有人推了他。事实上,当看到岳父毫无生气的尸体时,他感到震惊。在里面,沃特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罗伊叔叔站在床脚上给爸爸按摩。黛安娜后来回忆道。那只是爱抚它。黛安娜抓住妹妹莎伦的手放在沃特的手上。“现在,爸爸,你不会再受伤了。”莎伦低声说。沃特于1966年12月15日上午9:35去世,死于肺癌导致的心脏骤停。

一代创意豪杰走了,一个真正的甘于寂寞的“狂想者”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 —— 带着他对迪士尼乐园的不舍,带着世人对他的垂青,终年65岁。

Grading

B+

Laughter is timeless. Imagination has no age. And dreams are forever.

笑声是永恒的,想象力不分年龄,而梦想将穿越时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ESG跨境电商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ESG跨境电商联系。

搜索 放大镜
韩国平台交流群
加入
韩国平台交流群
扫码进群
欧洲多平台交流群
加入
欧洲多平台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官网询盘
加入
官网询盘
扫码进群
美国卖家交流群
加入
美国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ESG跨境专属福利分享群
加入
ESG跨境专属福利分享群
扫码进群
拉美电商交流群
加入
拉美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跨境增长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跨境增长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跨境增长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跨境增长交流群
扫码进群
拉美电商交流群
加入
拉美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TikTok综合运营手册》
《TikTok短视频运营手册》
《TikTok直播运营手册》
《TikTok全球趋势报告》
《韩国节日营销指南》
《开店大全-全球合集》
《开店大全-主流平台篇》
《开店大全-东南亚篇》
《CD平台自注册指南》
《开店大全-俄罗斯篇》
通过ESG入驻平台,您将解锁
绿色通道,更高的入驻成功率
专业1v1客户经理服务
运营实操指导
运营提效资源福利
平台官方专属优惠

立即登记,定期获得更多资讯

订阅
联系顾问

平台顾问

平台顾问 平台顾问

微信扫一扫
马上联系在线顾问

icon icon

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机入驻更便捷

icon ic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