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亚马逊近期又联合执法部门,接连起诉了两家专业刷单/测评机构并且获胜。测评封号行动或许还没结束,卖家仍需谨慎,远离刷单!
文章来源:海犀网
全文共1600 字,阅读需要8分钟
刷单的卖家要提高警惕!
去年的亚马逊封号潮持续了几个月,引发了整个跨境圈的震动,约7.5万亚马逊店铺被刷单连坐关店,倒闭、破产的企业不在少数,卖家们至今想起或许还会有心理阴影。
然而这件事还没结束,据外媒报道,亚马逊近期又联合执法部门,接连起诉了两家专业刷单/测评机构并且获胜。测评封号行动或许还没结束,卖家仍需谨慎,远离刷单!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近日将两家测评公司告上了法庭,分别是英国的AMZTigers 和西班牙的TesterJob,起诉理由是这两家公司制造虚假评论,帮助卖家提高产品排名和转化率。
一方面,这两家公司拥有大量的评论账号做虚假测评。就AMZTigers而言,在全球拥有了将近62000个评论账号,遍布亚马逊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多个站点,其中英国就有20000个账号。
另一方面,以佣金和免费产品作为利益点,吸引消费者参加测评操作。测评公司会发一份评论指南给测评人,指导他们为指定产品进行评论,甚至要求上传视频或图片,提高评论的真实性。在几周内就能上传几千条四星或五星的正面好评。
随后,测评人下单的费用会得到报销,并且获得一定的评论佣金或免费拿到测评产品。根据一名AMZTigers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评论每条15欧元,如果购买套餐价格会便宜很多。
对此,亚马逊掌握了充足的证据,并且一举起诉成功,这两家刷单机构即将面临实际负责人监禁和没收财产等处罚!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此次事件的内幕是由TesterJob的工作人员举报的。据行业爆料,许多刷单人员在购买指定的商品后,卖家没有按照约定支付刷单费用,并且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因此TesterJob的员工采取了玉石俱焚的方式处理。
还记得去年亚马逊封号潮的开端,是源于2021年5月,SafetyDetectives网络安全团队发现了一个开放的ElasticSearch数据库,并将服务器数据打包公开。
数据中包含大量刷单店铺和刷手账号的信息,包括身份、聊天、邮箱地址、亚马逊账户信息等高达13124962条记录(数据量达7GB以上),涉及人数达20多万人。
因此亚马逊开始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些刷单的卖家,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惩罚,不少卖家被关店、冻结账号资金,企业裁员、倒闭,跨境圈哀嚎一片。就连通拓、傲基等头部大卖也牵连其中,从此也引发了行业的一次彻底洗牌。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测评/刷单公司还在做,这种操作就无法完全制止。
此次亚马逊从源头开始抓起,就是要形成强有力的打击力度,给予测评服务行业一拳暴击。相比20多万的涉案账号,62000个账号占比还不到一半。有行业人士预测,亚马逊今年或许还会展开一场更广泛的测评封号潮,至少还有2-3家刷单公司要倒霉,这波行动或许会比去年更大。
测评、刷单可以使卖家新上架的产品链接在短时间内获取评价,快速度过新品期,甚至在打造爆款上也有很大的效用,因此很受卖家青睐。
然而,测评获取的虚假评价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购买体验,对于正规经营店铺的卖家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此,一直在不断严格测评监管。
一方面,禁止卖家向买家索评。早在2016年,亚马逊就制定了一项“禁止激励性评论”的政策,禁止卖家向买家发送激励性产品以换取评论;2020年更新《沟通指南》,规范卖家与买家的联系内容。
另一方面,站外测评受到严重打击。2020年,亚马逊共阻止了2亿多条疑似虚假评论;Facebook作为卖家常用的测评平台,也被英国竞争监督机构CMA多次督促,删除了1.6万个虚假评论小组。
即使卖家能够安全上评,也不妨碍亚马逊秋后算账。亚马逊依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识别虚假评论,这些技术手段包括MAC段,IP流量访问有效率,产品转化率,买家页面停留时间,买家账号新旧程度,物流跟踪信息准确性,以及已判定刷单账号的交叉性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ESG跨境电商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ESG跨境电商联系。
二维码加载中...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使用账号密码登录
平台顾问
微信扫一扫
马上联系在线顾问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机入驻更便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