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跨境电商圈流传着蜜淘被收购,创始人出局等信息不绝于耳。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蜜淘创始人谢文斌,他对此信息并没有否认,也没有透露收购方是谁,但从聊天可以感受到,谢文斌很无奈。难道跨境电商“战国时代”结束了?
最近几天,圈流传着蜜淘被收购,创始人出局等信息不绝于耳。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蜜淘创始人谢文斌,他对此信息并没有否认,也没有透露收购方是谁,但从聊天可以感受到,谢文斌很无奈。难道跨境电商“战国时代”结束了?
蜜淘的被收购仅仅只是跨境电商这个江湖的个例,被收购也算是情理之中,我们从其它渠道得到的消息是,蜜淘有大部份员工春节后都到了京东上班,蜜淘在望京的办公室也已经搬离。这或许给了我们一些新的信息。京东是否像当年今夜酒店特价一样吸纳了蜜淘团队,我们不得而之,但从员工状态来看,京东对跨境的布局并急需一个团队来解决跨境问题,这种可行性是存在的。
蜜淘创立于2013年,前身是CN海淘,上线初期通过引入一站式海淘模式得到过36氪多次报道。谢文斌在很多场合透露,当他们正在研发蜜淘第一个版本的时候,天猫国际正在内测。
蜜淘正式上线是2014年3月份,先后获得A轮和B轮融资,随后整个行业涌现出了一波海淘创业公司,跨境电商也成为了2014年最为热门的词汇。随后的2014年11月,蜜淘又引入了黑五购物狂欢概念,让跨境从一个小众人群扩大到普通人群。
而此时大量的跨境电商创业公司开始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比如蜜芽宝贝、洋码头、小红书等等,用谢文斌的话来讲,2014年他们都在做一件事情:野蛮生长,2014是跨境元年。
也是在这时,他们已经开始需要面对不小的压力了,因为巨头们已经坐不住了。同一时间,京东、聚美、唯品会、天猫、淘宝、网易等开始强势涉足跨境。特别是聚美,全业务转型为跨境电商,市场开始变得混沌。接下来的2015年,留给创业公司的窗口期已经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政府同时在努力通过政策方式,引导市场,从而强大跨境电商并成功让海外消费回流。
2014年7月,海关总署接连出台《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和《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即业内熟知的“56号”和“57号”文,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跨境电子商务,也同时认可了业内通用的保税模式,此举被外界认为明确了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框架。
到2016年,两会总理政府报告多次提到发展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也正式分为五大阵营:
第一大阵营以京东、天猫、聚美、网易、唯品会等电商巨头为主。
第二阵营以蜜芽、小红书、蜜淘、达令、洋码头、菠萝蜜等创业公司为主。
第三阵营以大量中小电商和B2B服务商为主。
第四大阵营以物流服务商为主。
第五大阵营以仓储、保税服务商为主。
时间仅仅过去不到两年,我们看到了资本催生的力量,也看到了市场的强大。这个市场正式被多元化的企业所统治,可以说是跨境的战国时代。
今年3月初,海关总署透露2105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增长了4.9倍和16倍。面对数据显示,2015年“黑五”整体成交额比同期增长近30倍,订单额增幅近35倍。
面对如此傲人的成绩,跨境电商从业者应该高兴,面对政策的跟进,也能感受到朝阳产业的明天,但是如此成绩依托的是什么?
1、市场憋太久了
2、政策的红利 谁是独角兽?
目前看来没有一家可以悠然自得,也没有谁可以说自已胜利了。
也正是蜜淘被收购传言被爆的这个时间点,另一件事情在跨境圈闹的沸沸扬扬,那就是传说即将于2016年4月8日实行的跨境税法新政策。
让我们来看一下老政策下跨境都怎么玩的:
1、直邮模式
用户下单后包裹直接从海外邮寄到用户手中,这是跨境1.0模式,即我们大家经常谈到海淘代购。
政策:行邮税(50元内免征)
红利:EMS等被征税概率很低
缺点:运输时间比较久,邮费太贵
优点:价格可控、海外直发信任感强、SKU多
2、保税模式
国家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国内几个大的口岸实验的保税进口模式,电商企业可以入驻,并像国内电商一样,把货品从海外采购后直接在保税区备货,此时的货物全部是未征税的,并由海关监管,用户通过电商平台下单后,订单、支付单、物流单传送到海关,包裹由保税区打包分拣并清关出区。
政策:行邮税、国内综合保税区
红利:50元内免征,超过按海关税率征收、免增值税和消费税
缺点:品类限制严格、SKU少
优点:价格便宜、速度快、物流成本低
3、所谓的水货模式
这种模式毋庸置疑,是最原始的跨境模式,因为不需要征税,所以价格能做到非常便宜,同样有非常大的市场。
4、大贸易进口
按正常缴纳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进口的商品,价格没有优势。
政策:进口
红利:无
缺点:品类限制严格、SKU少
优点:可信赖
4月8号将要实行的新政策呢?
1、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不再按行邮税计税
2、50元内的免征的优惠取消
3、个人单笔交易限额2000元
4、个人年度交易限额2万元
5、限额内免征关税
6、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按预设减免30%(七折优惠)
7、超出限额部份,按一般贸易方式征税
8、正面清单
很显然这个政策的出台,规范了市场,但也大大提高了门槛,同时也会猝死一大堆新新创业公司。就像业内盛传的一样,这个政策的出台是会继续繁荣跨境电商还是会让跨境电商熔断,我们都不知道。
但可以判定的是,跨境战国时代彻底结束。而新的时代给了拥有足够资源、资金和品牌的平台更大的机会。他们或许不再会束手束脚,价格的调整也是必然的。如果企业可以补贴,那么价格还将会有持续竞争力,但创业公司可以补贴多久呢?
这是摆在所有创业者面前的难题,也能很清晰的构想到像蜜淘这样的企业生存的空间和生存的资本。
跨境热门品类的一些变化(单次1000元以内):
1、食品、饮料、书刊、母婴、电子等
税改前:税款>=50元 10%;税款<=50元 免税税改后:11.9%
2、相机、服装、自行车等
税改前:税款>=50元 20%;税款<=50元 免税税改后:11.9%
3、高尔夫、高档手表等
税改前:税款>=50元 30%;税款<=50元 免税税改后:32.9%
4、烟、酒、化妆品等
税改前:税款>=50元 50%;税款<=50元 免税税改后:32.9%
跨境电商热卖的几个品类有:
a、化妆品
b、母婴用品
c、日用品
d、保健品
e、奢侈品
f、食品
相对于绝大多数的跨境电商和品类都集中在11.9%的个类别,但考虑到原来基本没有税,突然强行多出11.9%的成本,对于很多跨境电商创业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会再次降低企业的毛利。
但相对于化妆品来说这些品类已经很有优势,化妆品税改后32.9%的税率感觉一下又回到了解放前,这或许是聚美退市的一大跟本性原因,跨境电商已经一再拉低聚美的毛利,税改后基本可以肯定毛利会再次降低,而且是灾难级别的,如果不选择退市,会更加难看。
或许我们只看到了聚美的表面,但并没有认知到,其实他们正在面对如此灾难性的政策变化。
1、天猫国际
老大哥的地位从来没有被动摇过,即使跨境电商再火,老大哥一直摇摆不定的走着自已的路,大量海外主流电商公司和品牌旗舰店的入驻,让其在短时间内汇聚了大量SKU,而品牌性也一跃而起,天猫国际上有大量中小跨境电商、供应商、服务商和旗舰店,主角应该是他们,天猫只是一个平台而以,天猫国际一直以来走的是都是直邮模式,标品SKU有部份走的保税区发货,价格一直不是他们的优势,影响并不是很大,所以税改前后对天猫来说可能并不是灾难性的。
在一定时间过度后又会起到引领的作用,而跨境电商正式步入稳定期后,需要有人带头树立市场标杆,天猫将会通过他们的营销和品牌再次把跨境电子商务拉入寻常百姓家,但这个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的积累的资金,在非标和冷门品类上天猫将会有非常大的优势。
2、京东国际
不得不说京东赶了个晚集,而且还慢吞吞的前行着,如果说天猫国际重新树立的跨境的标杆,那么京东仅仅只是因为风口而换了个门面,天猫从开始就标化了跨境入驻企业,非海外企业不收,货必需从海外直邮,只开品牌旗舰店这就让大量的淘宝代购商家望而却步,而京东这个晚集赶到后,整合了原来京东POP平台大量海外购商家,没有标化。
同时在京东最为擅长的标品自营领域也远远落后于其它跨境企业,但京东有的是时间,我们不能以现在来定论,我们能看到未来买全球下京东会做出他的优势,但目前不是,更不用提税改前后了,这也可理解为什么京东需要蜜淘这样的团队。
3、聚美优品
聚美私有化还在沸沸扬扬,陈七块的名声已经被传烂,但我们不得不说,聚美转型为跨境后的成功,但成也萧何,或许败也萧何,聚美转型后从化妆品扩充到了母婴、保健、轻奢等品类,陈欧也多次在媒体上发出要做自营最大的全品类跨境电商公司,就在跨境如火如荼之时,聚美股票一再下跌,表面数字很好,实质上聚美毛利一直在降低,这或许就是跨境自营目前的现状,履单成本高,但聚美的毛利目前已经跨境里最高的,因为他们掌控了韩国供应链。
可想而知税改后,聚美除非提高售价,但对于原有用户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所以聚美很痛苦,及时私有化或许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我们不评价此举对谁有利对谁有害,我们单从公司角度来讲这符合商业逻辑,但很多时候商业逻辑也必需要建立在道德之上。
4、蜜芽宝贝、贝贝网、其它创业公司
前两家为母婴电商,蜜芽在跨境的份额会更大一点,母婴一直以来都是跨境的主战场,他们有天然的优势,从这个品类切入也很容易做出突破,但这两家都有一个共性,通过大量补贴方式来吸引母婴妈妈群体,比如尿不湿,这次税改后只会加大他们的负担,会让其烧钱的速度更快,这也是所有创业型公司在这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资金流动性,或许就是下一个倒下的。
5、网易考拉
网易强势插入的跨境电子商务网站,从一出身就自带了光环,让很多人措手不及,考拉是我最为看好的一家公司,不管从策略、资金、品类、流量等来说都很有可能在跨境电子商务挑战京东的一家公司,这次税改对网易的影响也会很大,因为考拉大部份都走的保税区发货,而且纯自营,但我想说的是,这点成本网易不care,就是有钱,它还可以陪着你烧5年,6年,而你行吗?
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将伴随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启,从跨境电商启蒙的那一刻,政策影响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而这些企业都在背负着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许永远都走不到最后,这很好的形容了跨境电商这个行业。
税改后很多公司会面临没钱可烧的局面,因为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但用户需要持续教育,国家层面支持是对一个行业最大的鼓舞,但是这个市场依然存在着多种生态并存。很多人说税改后跨境会回归直邮,我并不这么认为,直邮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税改仅仅只是一种规范,让所有参与者都能用同一个政策走在同一条道上,而不是你貌似有点好政策,我没有我就亏的生态。
原有跨境就处于这样的境地,不同地方政策还不一样,税率也不同,甚至有某些企业从来就没交过税,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拆单,避开所谓的税法,这种形为在新的生态下已不可能出现,但新的生态也注定了很多公司走不长久。
或许市场还会回归混沌,但电商最后都会回归服务这个根本,国家已经在政策层面铺平的道路,就看大家怎么玩。我相信那些在策略,资金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的公司能走得长久,而很多创业公司会昙花一现,同时新的税法会鼓励大量原传统贸易进口商转向跨境电商,这又给了跨境平台很大的机会。
红利结束,一个新的跨境时代来临。消费者有自已的眼光,我们期待这个行业能创造更大的辉煌。一扇门的打开必然会关闭另一扇门,但政策不可能永远符合市场,或许跨境又回归到原来代购的天下,又或许跨境可以向国内电商一样繁荣,这都需要时间验证。
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商最后都会回归其根本。这就让很多公司不能走太得太远,就像我们本文提到的蜜淘,在红利期进行了大量创新又必将在将的时代所被抛弃一样,新的跨境时代将回归到电商本质。(来源:36氪)
相关阅读
几天前,有朋友和我说,蜜淘因为去年黑五期间表现不佳,库存积压难以为继,很可能被收购了。听罢,我一点也不感觉意外。为什么呢?
首先,进口跨境电商的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国内电商巨头、国外电商巨头、传统零售巨头等都已经入场,争夺这块蛋糕。对于蜜淘等创业型企业,如果没有特色,将难以生存。
国内电商巨头: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苏宁海外购、1号店、聚美优品、唯品会、当当、美丽说、蘑菇街……
国外电商巨头:亚马逊、eBay、Iherb、乐天、香港草莓网、莎莎网……
国内传统零售商:银泰、华润、友阿、广百、天虹、步步高……
国外传统零售商:梅西百货、易买得、大润发、麦德龙、Costco……
其他巨头:网易考拉、顺丰丰趣、银联海购、中邮海外购……
其次,蜜淘在2014年11月拿到3000万美金B轮后,C轮却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对于2C的电商创业项目来说,尤其是蜜淘这样的自营类电商公司,资金决定生死存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一些创业型进口跨境电商企业拿到了大把资金。这意味着,蜜淘很可能在竞争中落败了。
2015年01月:洋码头B轮1亿美元/贝贝网C轮1亿美元/ /麦乐购B轮5000万美元
2015年03月:辣妈帮C轮1亿美元/街蜜A轮数百万美元
2015年06月:波罗蜜上线前融资两次,合计1300万美元
2015年07月:宝宝树3亿美元(聚美优品2.5亿美金领投)
2015年08月:淘世界B轮3000万美元(蘑菇街领投)
2015年09月:蜜芽D轮1.5亿美元(百度领投)
2015年10月:菠萝蜜B轮3000万美元(百度领投)
2015年12月:欧萌海淘天使轮(葛优投资)
最后,蜜淘融资未获进展,于是在去年9月全面转型。然而,其转型战略是“聚焦韩国”,可谓难度极大。具体原因,我在2015年9月18日撰文《观察:海淘大战中,蜜淘能否再活三年?》,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详细内容附于文末)
因此,我认为蜜淘被收购的传闻应该是真实的。其他一些客观的事实也能佐证这一传闻的真实性:
(1)蜜淘的微信公众号从今年1月份就停止了更新;
(2)业内爆料称,蜜淘多人离职;
(3)蜜淘合作商家称,蜜淘从去年开始出现结款不及时问题;
(4)蜜淘创始人谢文斌:我们在处理,会有消息;
(5)蜜淘的办公室已经退租;
附录:
《观察:海淘大战中,蜜淘能否再活三年?》(写于2015年9月18日)
2015年9月,蜜淘对外宣称,计划三年后A股上市。这应该是海淘创业大军中第一个提出如此宏伟目标的公司吧。作为海淘大战的观察者,我想问,蜜淘能否再活三年?
如果你以为我要黑蜜淘的话,那么你错了。在中国电商市场,对于创业型企业,只有两个结局:要么风光,要么死亡。三年后,蜜淘会是又一个活生生印证这条铁律的案例:要么上市,要么消亡。因此,我不是抹黑蜜淘,而是指出蜜淘三年后的另一种可能性。
请允许我从一年前的蜜淘说起。
2014年3月,蜜淘的前身CN海淘[1]上线。CN海淘模式很轻,是典型的一站式海淘代购模式。也即,网站通过技术将国外电商平台的商品抓取,再编辑成中文展现给消费者,同时将转运公司、第三方支付等服务集成在后台,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全中文的本地化购物体验。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海淘时不需要懂外语,不需要持有双币卡,也不需要找转运公司。对于网站来说,其不需要储备任何库存。这个模式持续了五个月,客户端激活用户便达50万,累计递送包裹8万个,月交易流水破800万元,员工数量也从7人发展到50人。[2]可以说,“轻模式”让蜜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然而,瓶颈马上出现了:第一,这种模式下商品价格透明,利润薄,几乎就挣个代购服务费;第二,自己不备库存,意味着所有商品从海外直邮入境,物流周期长,客户体验差。意识到这个瓶颈后,蜜淘开始了第一次转型。
2014年7月,蜜淘宣布,将切入上游供应链,推出限时特卖服务。这意味着蜜淘转型成为一家B2C自营的海淘电商。很明显,蜜淘欲成为海淘版唯品会。在转型过渡期,蜜淘一方面继续此前的一站式代购业务,另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到上游供应链,以推出更多的特卖商品。其中,限时特卖业务是蜜淘后续发展的主营业务。与代购业务相比,特卖模式非常“重”,这体现在三块:(1)采购选品。特卖模式下,蜜淘需要组建采购部门,挖掘海外的优秀商品。(2)物流仓储。特卖模式下,蜜淘需要备货,租用或者自建仓库,并尽可能做到高效的库存管控。(3)资金周转。备货后,库存将占据大量资金,这对蜜淘的资金周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基于以上三点,蜜淘组建了自己的采购团队,尝试引进海外品牌,通过特卖方式销售给国内消费者。在物流仓储方面,蜜淘先后入驻了宁波、广州、郑州的保税区,甚至在郑州保税区自建了一万平米的仓库。在资金方面,此前蔡文胜、汪东风的几百万元天使投资肯定不够了。在这次转型前,蜜淘已经获得经纬创投的500万美元注资。到了2014年11月,蜜淘又完成了由祥峰领投的3000万美元B轮融资。可以说,蜜淘已有充足的资本来做自营B2C。
完成B轮融资时,蜜淘的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客户端激活用户接近100万,累计递送包裹近20万个,月交易流水突破1000万元,员工数量发展到60人。[3]相比于三个月前刚开始转型时,客户端激活用户翻了一倍。2015年5月,蜜淘在“520”大促期间,三天内完成了1.1亿元的销售额,总共发出包裹43万个。
从这些数据来看,似乎蜜淘的转型很顺利。然而,进口跨境电商是一个令人垂涎的行业,吸引了大量的重量级玩家。在此,我把这两年切入海淘市场的重量级玩家分为三类:(1)传统电商巨头,例如国内的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国外的亚马逊海外购;(2)电商相关企业,例如顺丰海淘、银联海购;(3)其他企业,例如门户巨头网易推出的考拉海购。这些重量级玩家在资金、流量、供应链等方面都大大强于蜜淘这样的创业型企业。就拿资金来说吧,网易考拉囤一亿元货不在话下,蜜淘要是有个几千万的库存肯定资金吃力。此外,对于海淘行业应接不暇的价格战,蜜淘这样的创业型企业根本参与不起。因此,巨头切入后,蜜淘压力陡增。要知道,当唯品会也亲自做起了海淘业务,蜜淘的“海淘版唯品会”定位是毫无意义的。
除了外部因素,蜜淘自身的品牌特卖模式也存在致命缺陷:第一,品牌困境。在跨境电商行业,品牌分为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外二三线品牌。蜜淘没有能力和国际品牌直接合作,只能从国外经销商甚至是零售商来购得,这导致其供应链不占优势。至于国外二三线品牌,其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在没有经过品牌包装的情况下,特卖模式也很难推动其销量。第二,自营商品数受限。蜜淘采取自营,虽然可以自行把控货源,但这也使得商品数量受限。根据蜜淘提供的数据,其自营的大促商品数量仅2000个,可以说极不丰富。当然,蜜淘还保留了此前的代购模式,整体的商品数是达到10万级别的。但毕竟代购模式物流体验不好,不是蜜淘的主推业务模块。
在外部的危机和内在的缺陷下,蜜淘只能寻求二次转型。这一次,它选择了国别聚焦。
2015年9月,蜜淘全面收缩,大规模改版,专注于韩国商品,提出韩国免税店概念。创始人谢文斌这样说道:“我想做到的是,消费者想买韩国商品,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蜜淘。”
蜜淘的国别聚焦战略是聪明之举,其很好地解决了此前的内在缺陷。针对“品牌困境”,现在蜜淘主打国家品牌,使得韩国二三线品牌也能获得消费者认可。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些二三线品牌知名度,蜜淘还开通了一个叫“韩范儿”的社区,以借助消费者的口碑传播这些刚刚进入中国的韩国品牌。针对“自营商品数受限”,现在的蜜淘由于专注一个国家,就算自营商品数依旧是2000个,但却比此前来自全球的2000个商品显得更加丰富了。
也正是这个时候,蜜淘提出了三年后A股上市的计划。
现在,我们可以来分析下蜜淘的两种可能性了:上市,还是消亡?
要做到A股上市,那么连续三年盈利是最低门槛。而要在海淘行业保持盈利,关键有三点:货源稳定充足、物流通道高效、不打价格战。如果你也是业内人士,应该很容易看出我的逻辑:上游供应链、中游物流通道、下游终端市场。
在上游供应链方面,蜜淘定位于韩国商品,其货源相对来说好控制些。韩国有非常多的品牌商,苦于国内市场有限,大都非常愿意拓展中国市场。这样来看,蜜淘可以获得稳定充足的货源。在中游物流通道方面,蜜淘在郑州自建的一万平米保税仓,是典型的保税备货模式,配送效率自然很高。另外,蜜淘在韩国也建立海外仓,其与国内保税区仓库联动,便构成了集货模式。由于中韩本身地理位置很近,所以通过这种集货模式的配送速度也很快。在下游终端市场方面,蜜淘如果参与价格战,必然得动用资金补贴,那么盈利将难以实现。然而,不参与价格战,则面临现有用户的流失和新用户的增长困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于前面两个方面:上游供应链和中间物流通道。如果蜜淘在上游开发的商品与其他电商用于价格战的商品不重叠,且同样受到消费者认可,那么蜜淘完全可以避免价格战。另外,蜜淘对于跨境物流的实效保证,如果能够与其他电商拉开差距,并形成显著性竞争优势,那么蜜淘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参与价格战。
这样分析下来,蜜淘连续三年盈利是有可能的。做好上游供应链和中间物流通道,以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进而避免下游终端市场的价格战。对上游供应链的深挖,蜜淘要打造商品的差异化;对中间物流通道的建设,蜜淘要形成配送服务的差异化。只要这两个差异化赢得用户认可,蜜淘便能最终实现盈利。
那么,蜜淘能否做到这点?在我看来,难度不小。
在上游方面,蜜淘还不具备获取独家代理的谈判能力。要通过上游供应链做出产品的差异化,关键点在于与国外品牌商的代理合作是否是独家的。如果是独家代理,那么该跨境电商企业拥有的货源就能做到差异化。在众多的跨境电商企业中,蜜淘在创业型企业阵容里面算是不错的,但与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传统电商企业尚有很大差距,与阿里、京东等巨头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争夺国外品牌商独家代理权中,蜜淘不具备任何优势。从当前来看,巨头更倾向于与零售品牌商独家合作,例如天猫国际与韩国易买得,京东与乐天。至于中型电商,则在努力争取品牌商的独家授权,例如聚美是韩国彩虹面膜的中国区独家代理合作伙伴。或许蜜淘可以获得少量韩国非主流品牌的独家代理,但大部分品类还是会与其他电商网站重叠。这样,产品的差异化便很难形成。
在中游物流通道上,蜜淘的差异化也很难显现。蜜淘在郑州保税区有自建仓库,并在韩国建立自己的海外集货仓,确实领先了很多跨境电商企业。然而,唯品会和聚美优品都在郑州自建具有网购保税功能的仓库了,也都在韩国拥有海外仓。此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开始布局国内保税仓和国外集货仓了。这样看来,蜜淘在配送效率方面或许处于行业领先,但无法在业内形成绝对的差异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指出蜜淘的另一种可能性:消亡。如果上游供应链和中游物流通道都无法建立自己显著的差异性,那么有没有可能在下游终端市场中寻找出路?烧钱模式下的价格战不是蜜淘玩得起的,但品牌包装或许能成为蜜淘的出路。蜜淘改版后推出的韩范儿社区,如果真能活跃起来,形成韩国品牌的口碑传播,那么蜜淘还是有突围的可能性。只不过,这个难度很大,非常大。
从蜜淘成立到现在,也才两年不到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蜜淘却经历了两次转型,可见进口跨境电商行业的变化之快。跨境电商本来就是大电商行业的细分领域,如今蜜淘定位于中韩跨境电商,可以说是“细分中的细分”。这种极度的聚焦在获得一帮忠实的粉丝用户后,很容易盈利;反之,也很容易消亡。
三年后,上市还是消亡?蜜淘会给出自己的答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ESG跨境电商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ESG跨境电商联系。
二维码加载中...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使用账号密码登录
平台顾问
微信扫一扫
马上联系在线顾问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机入驻更便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