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来源于奴隶社会,它是随着商品交换跨越国界而发生的,然而贸易术语却是国际贸易发展到必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有关史料记录,中世纪时,海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商人自己备船将货...
国际贸易来源于奴隶社会,它是随着商品交换跨越国界而发生的,然而贸易术语却是国际贸易发展到必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有关史料记录,中世纪时,海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商人自己备船将货物运到国外,在当地市场直接出售。也有一些商人则亲自到国外采购货物然后运回国内。还有的是两者统筹,在售出货物的同时,购进所需的货物。不论哪种方法,都是由货主自己承担货物在长途运输中的全体风险、义务和费用。这些做法是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那时还没有关于贸易术语的记录。18世纪末、19世纪初,涌现了装运港船上交货的术语,即FreeonBoard(FOB)。据有关材料介绍,当时所谓的FOB,是指买方事先在装运港口租定一条船,并要求卖方将其售出的货物交到买方租好的船上。买方自始至终在船上监视交货的情形,并对货物进行检讨,如果他以为货物与他先前看到的样品相符,就在当时当地偿付货款。这一描写的情景虽然有别于今天应用的凭单交货的FOB术语,但可以说它是FOB的雏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条件产生了广大的变更,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轮船公司、保险公司纷纭成立,银行也参与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到19世纪中叶,以CIF为代表的单据买卖方法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更常用的贸易做法。
国际贸易术语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无论在数目、名称及其内在含义方面,都阅历了很大的变更。随着贸易发展的需要,新的术语应运而生,过时的术语则逐渐被淘汰。例如,国际商会于1936年制订并于1953年修订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通则》)中只包含了9种贸易术语,后来,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通则》做了多次修订。为适应航空货运业务的发展,增长了起运地机场交货术语(F0A);为适应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的要求,增长了货交承运人(FRC)等术语。当《1980通则》问世时,它所包括的贸易术语已增长到14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电脑进行的电子数据交换在发达 得到日益普遍的运用,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也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提高普及。为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国际商会又于1990年推出了《1990通则》,简称《90通则》。在《90通则》中,删除了仅实用于单一运输方法的铁路交货(FOR/FOT)和起运地机场交货,增长了未完税交货(DDU)。这样,将本来的14种术语改为13种,并且对部分术语的国际代码做了恰当的修改,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更加体系化、条理化和规范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商会又依据新技术革命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对已应用了十年的《90通则》作了提高的修订,在此基本上推出了《2000通则》。新通则保存了本来的13种术语,只是在对当事人的有关责任的规定方面做了恰当的变革。后来,国际商会又依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普遍征求看法的基本上,对《2000通则》进行了修订,增删了部分术语,将本来的13种术语改为11种,并由此发生了《2010通则》。以上事实充足说明贸易术语是在贸易实践中发生的,增进了业务的发展,并且随着贸易实践的发展变更而变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ESG跨境电商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ESG跨境电商联系。
二维码加载中...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使用账号密码登录
平台顾问
微信扫一扫
马上联系在线顾问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机入驻更便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