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要给2022年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状况用一个字来总结,那我想肯定是这个字,“卷”。 卷这个字,叔查了一下,并不是跨境电商的独有的文化,如果要追溯历史……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要给2022年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状况用一个字来总结,那我想肯定是这个字,“卷”。
卷这个字,叔查了一下,并不是跨境电商的独有的文化,如果要追溯历史,那应该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
以315老坛酸菜牵扯出来的内卷话题
2022年的315曝光了老坛酸菜的制作过程,“工人们有的穿着拖鞋,有的光着脚,踩在酸菜上,有的甚至一边抽烟一边干活,抽完的烟头直接扔到酸菜上”。
其实这也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你卖5块钱,我就卖4块钱,什么?你嫌我4块钱的产品质量不如5块钱的质量好?那我3块钱卖给你,你还会嫌弃我的质量不够好吗。
不要说这一次的老坛酸菜事件,中国的任何一个行业,凡是价格可以商量的那种,100%我不敢说,但是90%是有质量问题的。如果不行,你去马路上抓一个工人,绝逼一抓一个准,作假标准,作假环节,面子漂亮里子糜烂,违规排放废气,有毒化工有害物质超标,员工安全培训到位,很多工厂员工连灭火器在哪里都不知道。
可能很多人会问,没有人知道这样不好吗? 知不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问题是我们内销的消费能力不足,企业利润低,不足以支撑企业的生产标准和升级,到头来员工被压榨,企业赚不到钱,315事件里,那个被钓鱼采访的高管人员说“人家出口到标准高,罚款高”。但是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就是出口的利润高啊,内销的利润低啊,人家出口的那个利润足以维持高标准下的生产要求,还有的赚啊,内销的你敢这么玩?不到1年就给你整倒闭了。看似那里不对劲,其实一切都水到渠成。
亚马逊内卷
很快,中国人把这种“聪明才智”从国内搬到了国外,国内卷不动了卷国外,大家卷才是真的卷。
让我们来到亚马逊内卷的故乡---亚马逊美国站
图片来源:亚马逊官网
这是一款墙壁支架,采购价基本在30人民币左右,换算成美金差不多4.7美金
按照比较便宜的卡车COSCO的11块钱单价来计费头程要20人民币,换算成美金是3.1美金(此类产品还需要做商检还有关税,我们暂时忽略)
按照22美金来计算的平台佣金是3.3美金
尾程是6.7美金
广告+退款+仓储费,我们保守来按照销售的10%来定价就是2.2美金
所以产品的总的成本就已经高达20美金
记住,以上是按照各项成本最低的可能性制定出来的价格成本,最终的产品利润2美金,毛利率9%,而实际可能更低, 而且这个卖家“毅力惊人”,通过keepa观察到,其大部分的时间,售价还是低于22美金的。
图片来源:keepa这就是美国的卷,这个案例还不至于太过血腥,至少每单能有个9%的毛利率,但是在美亚市场,还有更多的牛鬼蛇神类的卖家,已经把自己卷成负利润了,他们冒着被亚马逊封号、被货代延期交货、被坑逼员工乱搞、被国际汇率波动搞得内心紧张等各种风险下依然不求回报的献爱心,这是何等的国际主义精神?
那么那些卷不动的卖家呢?他们何去何从?
他们开始了卷自己的员工,今天开除1个,明天开除2个,最后省下来的工资,就变成了公司的利润。
从2021年开始,叔身边的很多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节省开支。
原本1000平米的办公室,换到了500米的,这个月的房租,就剩了4万块钱。 原本几千人的公司,说砍就砍了1000人,这个月的用工成本,就剩了700W,乃至目前在招聘网站上都鲜有他们的招聘信息。
有位小伙伴,之前是在上百人的大公司做总监,在疫情爆发时候出来创业,办公室直接租了个200平米,招了10个运营,不到半年,把自己折腾的就剩夫妻俩独守空房,现在老实了很多,租了一个小办公室准备从头做起。
这种故事太多,每个人的出身不同,但是走向了同一个方向。 那就是, 从雄心勃勃的大刀阔斧,变成了换租并裁员。
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从农民房里冒出来的夫妻店
那么到底,内卷时代,出路在何方?
叔今天想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主人公是一对普普通通的夫妻,两个人普通到什么程度? 普通到根本上不了跨境行业动则几个亿销售额的公众号的头面,她们的规模入不了很多大麦的法眼,但是我还是想说。
故事的主人公是是一对夫妻,女的叫大美,男的叫富贵。夫妻俩在亚马逊上卖鞋,然后把弟弟叫过来帮打包。越做越大了,大美说头两年基本没存钱,他们严控开销。起步的时候,广州那城中村 500块钱的房子里面,一半睡觉,一半工作的那种,但是两年的时间里,现在换了两个办公的了,500块钱看不到太阳的房子里面,搬到1300小办公室,现在去写字楼租了办公。一步一步做过来了。他们是低成本起步的成功案例。 现在大美在备孕,从日常的朋友圈动态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很满足,也很幸福。
图片来源:微信朋友圈因为叔始终觉得,在跨境行业光鲜亮丽的外衣下,是更多的这种夫妻店在支撑着这个行业,她们白手起家,没有宏伟的志向,但是她们最有代表性,如果你问我,中国的跨境行业按照公司体量规模来说,中位数是什么?那我敢拍着胸脯的说,这对小夫妻,就是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中的中位数,她们默默无闻,但是过的怡然自得。
她们不用为了担心行业内卷开不起工资而发愁,不用为了应对不了合伙人的业绩压力而发愁,她们只为自己而活,她们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得了多大的生意。这样一个夫妻店的模型,才是中国广大跨境行业的大部分从业者的真实写照,而不是动不动就品牌出海、ticktork的那些人(其实到头来,到现在,独立站和ticktork的卖家赚钱了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给ticktork卖家做服务的广告公司们,他们,肯定是赚钱了)
开源节流深层次解读
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当下的行情里,开源节流应该被视为主流的经营模式?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这里面有个核心的东西。
任何一家创业公司,乃至2022年之下的老卖家,头一年基本是不赚钱的,但是你的办公室租金和人员开销还是要照常支出的,现金流一断,很多公司就直接扑街,其实如果我们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看到的这家原本倒闭的公司,他们在第二年,可能就会开始盈利,但是很可惜,第一年的开销把他们压死了,所以的所以,就没有了然后的故事。
我只是想说,这个第一年的开销,直接把所有的未来,都吞噬了。
任何一家公司创业,他的生命轨迹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年,测试产品,测试客户反馈,测试你的运营打法,测试你的市场布局,测试你的各种资源。
第一年是广撒网的。就如同叔对自己这几年的一个复盘
图片来源:跨叔第二年,开始找到感觉,有正确的努力方向了。
第三年,可能开始稳定的盈利了。
很多公司,实际上是倒在了第一阶段,为什么? 因为你第一年就把你的子弹打光了,导致你等不到第三年的盈利甚至第二年的稳扎稳打。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如何熬过第一年第二年,也成了公司生死线的分水岭,而你越是做好节流,把钱花在刀刃上,你的生存概率,一定会比其他喜欢搞门面搞人气的公司更高,你的公司经营也更健康。
做不到节流的原因---面子
但是为什么,节流这么好,之前没人做?
人要面子,要很大的办公室,场面要有排场。 包括叔本人,以前是负责过大盘的,多少也做过上亿的销售额,你让我租个民房做亚马逊? 我跨叔,就是死,就是从这儿跳下去,也绝不会租民房。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我这个小办公室,还是挺香的(啪啪打脸了)
叔觉得,这就是很多人不想节流的原因之一。而且越是曾经风光过,经历过人生高光的亚马逊高薪以及亚马逊管理者,越是无法沉下来。 但是,很多人错把平台当能力,当风口过后,才知道,曾经的自己,是踩在了多少人的肩膀上,才有了曾经的辉煌业绩。
做不到节流的节流的一个原因---小公司全靠老板自己,别指望员工
为什么很多老板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依然在人工上省不下钱来?
叔认为,如果初创的普通型公司,哪怕是你将来创业,那么能够帮助公司熬过第一年的艰辛期的,不是你的的人才员工,而是老板自己。
未来也一定是个人能力强的人才能自己创业。
老板自身一定要对公司涉及的各个岗位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而且还要干得不错
不要把时间花在招聘和培训员工上,而是要把时间花在具体的事情上,小公司靠的不是管理和招聘,而是老板自己本人的业务能力。
结尾
我们还是大话少说,多聊聊具体的事情,在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叔依然被大美和富贵这对从500元月租的农民房中走出来的夫妻店而感动着,他们真实,他们不虚伪,他们没有太多的掩饰,他们就是这样简单的成功了。
2022年,看到了太多的失败的案例,让叔觉得行业的天空中始终被阴霾所笼罩。
同时,跨境自媒体那些动不动就品牌出海、上市、几个亿的捷报却让叔这种小麦觉得高不可攀。
但是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地狱和天堂的中间依然有一股来自平民百姓级卖家的成功的故事的希望,他们如同黑暗中的的一股清流,温暖了我的心,这才是真实的人间。
他们就像我公司门口水泥地里挣扎倔强的小草,诠释了什么叫电商人的倔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ESG跨境电商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ESG跨境电商联系。
二维码加载中...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使用账号密码登录
平台顾问
微信扫一扫
马上联系在线顾问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机入驻更便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