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出口电商的焦虑与机会
1、跨境红利见顶
跨境电商2018年遭遇了近些年伟大的困境,竞争剧烈,增加乏力,利润越来越薄。别看各类行业峰会熙熙攘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小卖越来越不友爱。铺货出不了几单,精品的门槛又相对较高,刷个几单犹如泥牛入海,起不到任何作用。当然,大卖的日子也不好过,增加乏力,净利率越来越薄,优势品类被专注细分范畴的垂直卖家不断蚕食,本质上大卖已经不是在赚卖货的钱,而是物流折扣、广告折扣、低价拿货的钱;即便如此,大卖的净利率程度已经低于5%,若存货周转不足2次,“西域都护府”的建议是生意别做了,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忆往昔峥嵘岁月,2016年和2017年,是跨境出口电商的资本大年,亿元融资不断,跨境大卖纷纭登陆新三板秀肌肉,资本热忱高涨。叫价十亿以上的跨境电商项目不在少数,一些高知看到这帮草莽挣了大钱,集体涌入这个充斥农耕气味的行当,什么哈佛、斯坦福、加大伯克利,“西域都护府”都有幸接触过。
变更来得如此之快,跨境出口电商从人见人爱的小甜甜,到人见人嫌的牛夫人,只用了短短两年时光。“西域都护府”当然不会否定,跨境电商在部分品类和区域还存在构造性机遇,比如工业品、MRO等,但已经不足以支持跨境出口电商这个万吨巨轮持续全速航行。
2、供应端多余
跨境电商为什么会遭受今天的困境?其实是必定。
这要从中国跨境出口电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说起,中国跨境出口电商过去五六年的超高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的制作业红利。由于离供给链足够近,产业链条缩短,商业成本下降,把中间出口商、进口商、分销商的利润释放给花费者,中国卖家如履平地,把海外的本地卖家和华人卖家,给彻底打残了。从供需剖析的角度,这是一个供应侧构造调剂的进程,由海外的本地卖家和华人卖家,替代为中国卖家。中国卖家并没有发明需求。
中国卖家,这些年就干了一件事,跳过中间商,把中国的货倒往欧美,“倒爷“简略而又粗鲁,快如闪电,在资本的赞助下,快速强大。几十万SKU,多店铺多平台多区域运营,短短几年,行业内涌现了一群超级大卖。仅统计“西域都护府”知道的,业内营收接近或超过20亿收入的大卖,应当有30多家。
中国的供给链红利,既是跨境出口电商的生存基础,也是极限所在,就像空中的风筝,再怎么飞翔,飞翔高度都受限于线的长度。作为供应端的中国跨境出口电商,从过去5年超过40%的年化复合增速,到2018年已经放缓至18%左右,很快和需求端的欧美电商整体增速交叉(欧美市场占中国卖家的八九成,近似代表全部需求端)。
为什么这个供应侧构造调剂和本地卖家替代不能连续下去?简略说有两方面原因:第一,部分品类的供给链不在中国,或者有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度替代;第二,对于高频次消费的品类,跨境电商的供给链效力和商业成本,远远不如欧美本地的连锁商超。说几个简略数字,Costco的毛利率在10-13%,阿尔迪的毛利率是15-19%,沃尔玛高一点,也不超过25%……毛利率背后的本相是什么?是供给链效力和商业成本。
3、新兴市场是麻醉剂,不是救命药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部行业的的前途在哪呢?新兴市场不断被提及,但“西域都护府”以为,新兴市场只是传统铺货卖家的麻醉剂,不是救命药。
第一,欧美拥有货币定价权,能向全球征收铸币税。全球的世界储备货币以美元和欧元为主,美元和欧元作为标尺,在给世界其他货币定价。货币定价权带来一个伟大福利,就是铸币税,欧美可以在没钱时印货币来刺激花费,货币超发的通胀却由全球来消化,而新兴国度国度货币超发只会带来通胀和汇率大幅下跌。
第二,需求在在欧美中日。首先,欧美中日的GDP占了全球GDP总量的75%,很不幸,对于GDP增量的贡献甚至超过75%。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部世界的需求在欧美中日,增量的需求也在欧美中日。废弃八成的大市场,去专注两成的新兴市场,不符合商业逻辑。
第三,新兴市场穷。新兴市场穷的时候,必须品的花费支出占比会很高,什么叫必须品?衣食住行里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说食品、租房、水电、厨具等,通常来说,生涯必须品在商超、夫妻店这种零售形态下效力更高,电商的空间有限。
第四,新兴市场会迅速成为红海。新兴市场当然可以掘金,但窗口期有多长呢?中国卖家让欧美电商成为红海,大概花了五六年时光,对于当前已成建制的中国卖家军团,新兴市场成为红海,一两年足矣。
那么,跨境电商的路在何方?
往品牌化方向转型
先抛观点:平台业务的零售效力很大水平上由平台规矩决议。零售效力不可控与零售约定位的内在冲突,决议了跨境电商玩家的天花板,所以品牌战略越快确立越好。
零售效力由供给链效力、管理效力、运营效力三部分构成。其中供给链效力很大水平上由采购量决议;运营效力除了与尺度化水平和管理程度相干,很大水平上取决于对平台搜索引擎和推举引擎算法的懂得;管理效力小卖必定高于大卖。正因为如此,大卖相对小卖并没有绝对优势,业内某些专注垂直类目标小卖,在聚焦类目比大卖做得要好很多,因为管理效力小卖必定更高,运营效力小卖不必定比大卖低(取决于平台搜索引擎和推举引擎算法的懂得),供给链效力取决于采购量(大卖在单一供给商采购量并无优势)。
从财务模型的角度,对于平台业务,只要竞争对手的运营效力稍微高一点,辛辛劳苦树立的优势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打穿,没有一个公司能永远精准把握平台规矩,吃透平台规矩,说白了平台业务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控。
既然运营不可能永远精准把握,怎么控制自己的命运?往品牌化转型。
品牌是什么?
从业务角度,品牌是一个消除竞争对手,坚持差别性的一个手腕。从财务角度,品牌是一种资产,品牌是能带来超额利润或额外现金流量的资产,是摊薄出售费用和运营成本的一个手腕。比如,有了品牌的加持,一件商品多卖了5块钱,获得超额收益,多卖了3件,获得额外现金流量,同时摊薄了出售费用和运营成本。从电商运营角度,品牌是进步曝光和转化率的手腕,道理很简略,客户有认知的产品在雷同曝光的情形下,转化率必定更高,更高的转化率意味着在搜索引擎排序中更靠前,从而获得更多流量。
品牌不等于刷单,品牌不等于带货,品牌不等于曝光。品牌是产品的主要身份认证,是企业对花费者主要的触点,是用户认知。
互联网时期的品牌如何做?
第一步,以用户运营为中心,获取核心种子用户。互联网时期的社群化和圈层化,为企业定位客户和用户运营供给了天然条件。在豆瓣,“不吃辣椒会逝世会脑残会半身不遂”,这样一个奇葩的小组居然有5506个成员。
第二步,驱动核心种子用户,让用户赞助品牌做流传。最典范的案例莫过于2011年至2014年的小米。
第三步,用简略粗鲁的策略去砸用户。通过统一、简略、多维度、多渠道、大范围的品牌宣导,数据化指点营销和运营,加上创意谋划,迅速占据用户心智。
第四步,品牌升华。认知之后就是升华,不仅仅要告知用户你是谁,还要告知用户你的价值观,你有何不同,比如“just do it”的耐克,“激动人心,价钱厚道”的小米。
圈层化带来了精准营销,但同时圈层化带来的成果是信息更加对称,想用一个普通产品去忽悠用户的难度增大,因此,加强产品力成为品牌化转型的第一步。
对于中国卖家来说,基本没有自主可控的产品力,当务之急是如何树立自主可控的产品力。大概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自己组建产品团队和研发团队,另一条路是和有产品力的公司合作,核心在于解决合作稳固性和连续性、好处一致性、短期好处和长期好处均衡等问题。小米在国内通过生态链投资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树立自己的零售渠道品牌
在传统的分工系统中,欧美零售商在本地树立了壮大的零售品牌,以高效的零售效力和深刻人心的品牌形象,占领了价值链的顶层。这也是为什么欧美的大卖场自有品牌业务占比高的原因,大卖场的自有品牌相当于去品牌化(用户对于产品品牌无认知,真正占领用户心智的是沃尔玛、阿尔迪、Costco、无印良品等零售品牌),把品牌溢价让利给花费者。
为什么要树立自己的零售品牌?
第一,树立自己的零售品牌是进步零售效力的基本。像亚马逊这样的生态系统,零售效力很大水平上由亚马逊的规矩决议,并不是由卖家决议,这个规矩不可控且易变。举个例子,假如平台有意不让单一品牌做得过大,就会限流;假如平台有意往内容化转型,就会给附有短视频、测评文、种草软文的Listing更多流量。
第二,树立自己的零售品牌有助于进步对供给链的掌握力。对供给链的掌握力,一方面来自于采购量,另一方面与供给商的实力相干,有了忠实的用户,有了信赖,有了高复购,自然可以跳过品牌商,直接跟工厂合作,掌握工厂显著比掌握品牌商更容易。
树立零售品牌的基本是零售效力,没有优于竞争对手的零售效力,就不可能有零售品牌。亚马逊、eBay和Wish做不好的处所,就是跨境出口电商的机遇所在。
对于万亿级的跨境出口电商,未来仍然一片光亮。历史性机会就摆在面前,中国企业可以跳过强势的海外零售渠道,直接对花费者发生影响,告知花费者你的产品有何不同,你的价值观,让品牌和信赖真正沉淀为资产。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历史不会淘汰跨境出口电商这个行业,只会淘汰这个行业内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新权势的参加将会弥补它们留下的空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ESG跨境电商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ESG跨境电商联系。
二维码加载中...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使用账号密码登录
平台顾问
微信扫一扫
马上联系在线顾问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机入驻更便捷
返回顶部